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的纸带如下.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改正,应记作15.70cm.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1.22m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1.20m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

分析 根据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初末速度的大小可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

解答 解:(1)采用mm刻度尺进行测量,最小分度为1mm,故在读数时应保留至0.1mm位;故15.7cm读数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应读做15.70cm;
(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故有:△EP=mghOB=m×9.80×0.1242=1.22m J;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B点的速度为:vB=$\frac{0.1570-0.0951}{2×0.02}$=1.55m/s,
所以动能的增量为:△Ek=$\frac{1}{2}$m${v}_{B}^{2}$=$\frac{1}{2}×m×$(1.55)2=1.20mJ.
故答案为:(1)15.70;(2)1.22m,1.20m

点评 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熟练应用运动学规律处理问题,要知道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能量守恒,明确功能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上下对称分布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一电子分别在a、b、c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为Fa、Fb和Fc,所具有的电势能为Ea,Eb,Ec,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a>Fc,Ea<EcB.Fa>Fb,Ea>EbC.Fb<Fc,Eb<EcD.Fb>Fc,Eb>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质量m=60kg、长L=12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质量M=6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认为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人以a1=2m/s2的加速度加速从木板坐断奔跑至右端所经历的时间t1
(2)人以a2=5m/s2的加速度加速从木板坐断奔跑至右端所经历的时间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波速均为v=1m/s的甲、乙两列简谐横 波都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 s,P质点沿 x轴正方向发生的位移为2 m
B.从图示时刻开始,P处质点与0处质点将同时回到各自的平衡位置
C.甲图中P处质点比M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如果这两列波相遇,可以发生干涉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定功率为8W的玩具汽车,质量为2kg,汽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以a=0.5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率可达2m/s,求:
(1)汽车牵引力为多大?匀加速运动过程可维持多长时间?
(2)汽车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牵引力、摩擦力对其各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辆上表面足够长的有动力小车B,小车的右端放置一小物体A(可看作质点).物体A与小车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初始时,小车B与物体A都静止.现小车B以恒定的加速度a=4m/s2开始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与小车B发生相对滑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12m/s时,小车便以此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A相对小车B不再滑动.
求(1)小车B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时,经过的时间和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2)物体A相对于小车B不再滑动时物体A与小车B右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1m/s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渡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0.4Hz
D.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40cm小很多
E.从该时刻起,再经过0.4s的时间,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闭合.在开关S接a且电路稳定后,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1a,I2a和U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1,平行金属板所带电荷量为Q1;这 时让带电微粒从P点水平射入平行板间,恰能沿图示水平直线射出.若把平行板的上板向上移动少许,且S接b,当电路稳定后,A1、A2和V表的示数分别为I1b,I2b和U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2,平行板所带电荷量为Q;粒子仍从P点水平射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I1a=I1b,I2a=I2b≠0,Ua>Ub
B.Q1<Q2
C.P1>P2
D.该粒子带负电,且第二次从P射入后,有可能打在下极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述措施中正确的是CEG.(填字母)
A.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单摆的振动幅度会逐渐减小,所以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B.摆线的质量要尽量的小,摆线的弹性要尽量的小、摆线的长度要应尽量短些
C.摆球应该选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
D.测量周期时,计时起点必须选在最低点,计时终点则可以选在最高点.
E.测量周期时应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
F.将摆线平放在桌面上,将摆线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
G.单摆的摆动平面一定要在竖直平面内

②某学生在实验中,用米尺测出摆线长88.15cm,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则单摆的摆长为89.120cm,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是T=1.83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3,则此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C
A.g    B.$\frac{1}{g}$    C.$\frac{{4{π^2}}}{g}$    D.$\frac{g}{{4{π^2}}}$

④若某同学在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4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漏计小球半径,利用该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将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