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分)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从倾角为53°的斜坡顶端滑下,滑下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h=1.4m、宽L=1.2m的长方体障碍物,为了不触及这个障碍物,他必须距水平地面高度H=3.2m的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离开斜面。已知运动员的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
(2)若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他从斜面上起跳后到落至水平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运动员为了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沿水平方向起跳的最小速度
(1)7.4m/s2(2)0.8s(3)6.0m/s

试题分析:解:(1)设运动员连同滑板的质量为m,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  =7.4m/s2
(2)从运动员斜面上起跳后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解得    =0.8s      
(3)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H-h时,他沿水平方向的运动的距离为Hcot53°+L,设他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时间为t′,则
       
Hcot53°+L=vt′         
解得v=6.0m/s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物理题型中重要的模型:平抛运动。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通过分析平抛找出等式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互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A.B.C.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个恒力可使物体A产生加速度a1,这个恒力还可以使物体B产生加速度a2,现将物体A与B粘合在一起,此恒力可以使它产生加速度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b 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昏则有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间由很小圆弧面连接)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L=1.8m,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 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要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改变小物块在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的大小,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在斜面上的时间为t,通过计算,在图示坐标内作出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t-v0图象;
(3)若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5m/s开始运动,直至停止下来,试求小物块的运动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匀速运动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B两个滑块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2m和m,从t=0时刻起,水平力F1和F2同时分别作用在滑块B和A上,如图所示。已知F1=(10+4t)N, F2=(40-4t)N,两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求滑块开始滑动后,经过多长时间A、B发生分离?(   )

A.  B.   C.2s   D.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在水平面上放置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A,质量为M,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在其斜面上静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B,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μ2>tanθ),如图所示。现将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斜面体A上, F的数值由零逐渐增加,当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F不再改变。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B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
(2)水平力F的最大值;
(3)定性画出整个过程中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有两个物体ABGA=3N,GB=4N,A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弹簧的弹力为2N,则悬线的拉力FT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A.FT=7N,FN=0B.FT=7N,FN=2NC.FT=1N,FN=6ND.FT=2N,FN= 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