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1,满偏电流约为500μA(有刻度无刻度值),内阻约600Ω;
电流表A2,量程为0~300μA,内电阻RA2=1000Ω;
电流表A3,量程为0~1mA,内电阻RA3=100Ω;
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13kΩ
定值电阻R0,阻值R0=1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Ω,额定电流2A
电池: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键,导线若干;
要求设计一个电路能多测几组实验数据,比较精确地测出A1表的内阻rg和满偏电流Ig
(1)在方框内画出测量所使用的电路图,并注明各元件符号.
(2)应读取的物理量是
电流表A1的刻度总格数N,当电流表的指针指n格时,电流表A2的读数I2,电流表A3的读数I3
电流表A1的刻度总格数N,当电流表的指针指n格时,电流表A2的读数I2,电流表A3的读数I3

(3)用这此物理量表示的A1表的满偏电流表达式Ig=
N(I3-I2)
n
N(I3-I2)
n
;A1表的内阻表达式rg=
I2RA2 
I3-I2
I2RA2 
I3-I2
分析:要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可想法测定所加的电压与电流,据此原理和所给的实验器材,可设计电路进行测算,
解答:解:(1)因A2内阻已知,则可当作电压表测量A1的电压,故可与A1并联;再把A3与该并联电路串联,测出并联部分的总电流I3
      用I3减去A2的示数I2为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I1.电路如图所示:
               
(2)据(1)的分析可知要记录的数据为:电流表A1的刻度总格数N
当电流表的指针指n格时,电流表A2的读数I2,电流表A3的读数I3
(3)电流表A1的电流为I1=I3-I2,其电压为:I2RA2
     则其内阻:Rg=
I2RA2 
I3-I2

     A1的满偏电流为Ig,则
Ig
I1
=
N
n
 可求得 Ig=
N(I3-I2)
n

故答案为:(1)电路如图
          (2)电流表A1的刻度总格数N,当电流表的指针指n格时,电流表A2的读数I2,电流表A3的读数I3
         (3)
N(I3-I2)
n
   
I2RA2 
I3-I2
点评: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明确若知道电流表内阻,则可以当作电压表合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地
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1   (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V2   (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   (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   (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电源E      (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0Ω)
开关S
(1)在实验中电压表选
V1
V1
,电流表选
A1
A1
.(填V1、V2,A1、A2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一个标签看不清的旧蓄电池和定值电阻R0,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为4KΩ)
B.电表表A(量程1A,内阻约RA=10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2A)
D.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
精英家教网
(1)为了测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甲同学选用了上述器材设计了一个能较准确测出其阻值的电路,如图1是其对应的实物图,请你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为测出旧蓄电池的电动势E,乙同学选用了上述器材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下表是该同学测得的相关数据,请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3上画出合适的图象,并根据画出的图象求得该蓄电池的电动势E=
 
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丙同学直接用电压表接在该蓄电池两极读出电压表的读数,其结果与乙同学测得的电动势相比
 
(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5.0 10.0 15.0 20.0 25.0
I(A) 0.83 0.50 0.36 0.26 0.22
1
I
(A-1
1.2 2.0 2.8 3.7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海淀区一模)实验题(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读数情况如图丙所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读数情况如图丁所示.则图丙的读数x1=
1.98
1.98
mm;图丁的读数x2=
10.78
10.78
mm.实验中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实验中测出的光的波长λ=
5.9×10-7
5.9×10-7
m.

(2)电阻的测量
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   (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   (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3   (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电源        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0Ω
开关S
a.在实验中电压表量程应选
3V
3V
,电流表应选
A1
A1

b.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c、根据实验的需要用笔滑线代替导线,将图7所需的实物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   (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   (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3   (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电源        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0Ω开关S
a.在实验中电压表量程应选
3V
3V
,电流表应选
A
 
1
A
 
1

b.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请你在图1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c、根据实验的需要用笔滑线代替导线,将图2所需的实物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自贡模拟)(1)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肘,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1)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s和2.0×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1)丙所示.
①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
5.015
cm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1.0
1.0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2.5
2.5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实验,除了测出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P点到桌面高度h,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Q点的距离a,斜面的长度s
P点到桌面高度h,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Q点的距离a,斜面的长度s
写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u=
h
a
-
(v2-v12)s
2Lga
h
a
-
(v2-v12)s
2Lga

(2)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
B、电流表G((0-3mA,内电阻r1=20Ω)
C、电流表A(0-0.6A,内电阻r2=0.2Ω)     
D、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
E、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       
F、定值电阻值=100Ω
G、定值电組R2=5OOΩ                       
H、定值电阻R3=1.5kΩ
以及导线和开关.
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图2

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
①为了方便并能较准裤地测暈,滑动变阻器应选
D
D
定值电阻应选
G
G
.(填写各器材前的序号)
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后,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则可知此电源的内阻r=
(I1-I1)(R2+r1)
I1+I2-I1-I2
(I1-I1)(R2+r1)
I1+I2-I1-I2
,电动势E=
(I1′I2-I1I2′)(R2+r1)
I1+I2-I1-I2
(I1′I2-I1I2′)(R2+r1)
I1+I2-I1-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