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分)如图所示,半圆弧区域AKD的半径为R,圆心为O,∠COK=30°。O点有一粒子源,可向半圆弧AKD发射速度为v0的各个方向的带负电的粒子。显微镜可以沿半圆弧AKD移动,用以记录有无粒子射到圆弧上。半圆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带电粒子的电量-q、带电粒子的质量m

(1)如只加电场,场强为E,求所有可能到达A点的粒子的速度大小
(2)如只加磁场,磁感应强度B=mv0/qR,,则在整个圆弧线AKD上显微镜能记录到粒子与无粒子可记录的弧线长度之比为多少。
(3)若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且:将显微镜置于C点,控制粒子源,使其只向K点发射粒子。电场与磁场共存一段时间t1后再撤去磁场,又经时间t2后,粒子到达显微镜。求两段时间的比值t1∶t2
(1)(2)(3)
(1)①只加电场,水平向左或向右的粒子能到达A点,由动能定理
           ( 4分)
(2)(6)
(3)电场与磁场共存时,有,即粒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2分
撤去磁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2分
                         
由几何关系
                  
                      
解得     4分
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与磁场和力学综合的问题,开始只有电场,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出粒子的速度;电场与磁场共存时,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去掉磁场,粒子类平抛运动,根据相关的公式即可计算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少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的值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当物体只受重力且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关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质量自平台上以速度水平抛出,刚好落在邻近一倾角为的粗糙斜面顶端,并恰好沿该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粗糙斜面倾角为,足够长。物块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点离点所在平面的高度。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不计在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物块水平抛出的初速度是多少。
(2)若取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求物块第一次到达点的机械能。
(3)从滑块第一次到达点时起,经正好通过点,求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B.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
D.若v2<v1,物体可能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3分)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衔接,水平面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C点衔接,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0.4m。质量m=0.50kg的小物块,从A点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得它经过C点进入半圆形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35N,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D点。已知A到B的水平距离为l1=3.2m,B到C的水平距离为l2=1.6m,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物块通过衔接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m/s2。求:
(1)物块从C至D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2)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h为多大?
(3)为使物块恰好不能越过C而进入半圆形导轨内,物块在斜面上下滑的起始高度应调节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08年2月我国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
ⅰ.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
ⅱ.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2)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碰前瞬间机械能之比;
(3)要使A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动能大;
B.一个物体动量改变了,则速率一定改变;
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a所示是一个处于竖直平面内的特殊运动轨道,OA是长为x1=2R的直轨道,AE是倾角为30°的斜轨道,它们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为,EDF是圆心在B点,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D点是最高点,ED圆弧上方有一个高度与滑块相近的光滑圆弧形挡板PQ,轨道上的A、E两点理想连接,使滑块经过这两点时不损失机械能,且AE⊥EB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为m,以v0的初速度从O点进入OA直轨道,滑块在OA轨道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动力作用,它的大小随滑块与O点的距离变化,如图b所示,图中F0=mg滑块经A点滑上斜轨道,到达轨道最高点D时恰好对轨道和挡板都无压力,此时立刻撤除圆弧形挡板PQ滑块经D点后能无碰撞地进入一个特殊的漏斗C,漏斗C能将滑块以进入时的速率反向弹出,求:

小题1:滑块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
小题2:初速度v0的大小;
小题3:滑块从漏斗C中弹出后会再次经过D点吗?若会经过D点,请求出经多长时间再次到达D点,漏斗离F点的x2多大?若不会经过D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