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分)如图所示,一段长为L =" 1" m的棒,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P点,棒的正下方固定着一个高为d = 1m的中空圆筒Q。棒被释放后自由落下,它通过圆筒所需时间为t =" 0.5" s。求:圆筒上缘离天花板的距离h。(g 取10 m / s2

解析试题分析:圆筒下落为自由落体运动,设从开始下落到棒的下端运动到圆筒的上缘(如图1)用时为t1,下落到棒离开(如图2)用时为t2,由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得:
 
,则 (2分)
,则(2分)
棒通过圆筒的时间(1分) 将数据代入解得。(3分)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里面放入质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金属片和小羽毛;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通过开关可以把玻璃筒抽成真空.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玻璃筒内抽成真空和有空气的两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其中,图     是已抽成真空的情景;观察两次实验现象,得到的科学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kg,身高约为1.40m,她站在离水面10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0.80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80m.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起跳速度的大小
(2)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结果可以不予以有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分)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是39.2m/s,这个物体是从多高落下的?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质量为的小球,从距地面高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处有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

(1)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
(2)应加电场的场强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一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问:(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求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

A.7.2m B.5.0m C.1.8m D.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