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A固定在绝缘地面上,B放在它的正上方很远距离的一块绝缘板上,现手持绝缘板使B从静止起以恒定的加速度a(a<g)竖直下落h时,B与绝缘板脱离.静电力常量为k,求:

(1)B刚脱离绝缘板时的动能.

(2)B在脱离绝缘板前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板的支持力对B做功的代数和W.

(3)B脱离绝缘板时离A的高度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秒内,汽车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前3秒汽车的位移为15米

C.第2秒末汽车的加速度为零

D.第2秒末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4s内发生的位移x=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4s末的速度为10m/s B.质点2s末的速度为6m/s

C.质点4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D.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71年7月26日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公里,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 )

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

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9.8m/s2

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金属丝(如实物图中电阻),已知金属丝的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在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

(1)应从如图1所示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 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2)请把图2的实物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3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4)测出电压表示数为2.0V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根据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昆明三中高一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理)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大小为μmg

B.物体最终的速度为v1

C.开始阶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匀速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一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组力是( )

A.1N, 4N, 8N B.6N, 7N, 9N

C.2N, 3N,6N D.3N, 5N, I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方网2014年12月1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维成带队研发的1.1万米载人潜水器最近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立项支持,这一深度已可抵达目前地球所知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潜水器将在全世界近100%的海洋范围内自由行动.如图所示为潜水器在某次实验中下潜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规定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

A.3s末潜水器的加速度为零

B.0~1s内潜水器的加速度小于3s﹣5s内的加速度

C.2s末,潜水器离出发点最远

D.5s末,潜水器回到出发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

0.50

1.00

1.50

2.00

2.50

l(cm)

l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 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 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 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