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跳水爱好者(图中用以小圆圈表示)从一峭壁上的某位置以v0=8m/s的速度沿某一方向跳出,经过1s,以v=12m/s的速度落入水中,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运动员跳出后1s的时间内的动量的变化量为(  )
A.180kg•m/sB.480kg•m/sC.600kg•m/sD.1200kg•m/s

分析 分析人在空中受力情况,由动量定理可知动量的变化等于合力的冲量,求出重力的冲量即可求得动量的变化.

解答 解: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在空中运动过程只受重力,则由动量定理可知,动量的变化量等于重力的冲量;故动量的变化量为:△P=mgt=600×1=600kg•m/s;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的变化,要注意动量是矢量,本题不能直接用末动量减去初动量来求,只能由动量定理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D.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0时刻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人在河岸上用轻绳通过一定滑轮拉静水中的小船,若人以速度v匀速拉绳,当船前进到A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质量为m的小船此时的动能为(  )
A.Ek=$\frac{1}{2}$mv2B.Ek=$\frac{\frac{1}{2}m{v}^{2}}{ta{n}^{2}θ}$C.Ek=$\frac{\frac{1}{2}m{v}^{2}}{co{s}^{2}θ}$D.Ek=$\frac{1}{2}$mv2•sin2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是某电场沿x轴上各点电势分布图,其中OA间图线是一水平线,AC间图线关于x轴上点B中心对称,BD间C电势最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B,C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0
C.将一正点电荷从B点一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将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势能增加2qφ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B.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小球没有能
C.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D.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M、N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一个初速度为v0,质量为m的带负电粒子q沿纸面射入电场.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
(1)如果带电粒子从M点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后,恰好从D点离开电场,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带电粒子从D点离开电场时的动能Ek1
(2)若带电粒子从N点垂直BC方向射入电场,它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是多少?离开电场时的动能Ek2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处在月球的阴影区域内,即为日食现象,发生日食时月球距太阳中心的距离为1.5×1011m.已知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27天,轨道半径为3.8×108m,太阳质量2.0×1030kg,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日食发生时,月球分别对地球与太阳的引力之比约为(  )
A.0.5B.2.5C.5.0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金属圆盘在垂直于盘面的匀强磁场B中,绕O轴以角速度ω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大小是(金属圆盘的电阻不计)(  )
A.I=$\frac{B{r}^{2}ω}{R}$B.I=$\frac{2B{r}^{2}ω}{R}$C.I=$\frac{B{r}^{2}ω}{2R}$D.I=$\frac{B{r}^{2}ω}{4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舟九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求:
(1)两次运动对应的线速度v1、v2之比
(2)两次运动对应的角速度ω1、ω2之比
(3)两次运动对应的加速度a1、a2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