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

C.用两只弹簧秤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记录下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

F.比较力F′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是

遗漏内容分别是

2)(5分)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用AB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结点到O点位置,此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A5.70 NFB4.50N。以1cm表示1N的比例,用作图法求出FAFB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保留作图痕迹),其合力F的大小为

 

1C E两拉力的方向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位置O(每空2分)

2)合力F的大小为 7.50N (2)7.40N 7.80N都同样给分,没单位的扣1,有效数字位数不对的不给分)

作图,如图所示3分) (FAFBF三力没有箭头的扣一分;实、虚线不分的扣1分;不按“1cm表示1N”的扣1分;明显不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做实验时,我们既要考虑大小,又要考虑方法,这样才能去画平行四边形,所以在拉橡皮条时要记下拉力方向;“验证平平行四边行法则”实验的原理是等效法,要求两次实验必须使橡皮条伸长一样,因此第二次拉橡皮条时必须使其伸长到位置O

(2)作出平行四边形,量出对角线长度,大约为7.50cm即合力大小为7.5N

考点:“验证平平行四边行法则”实验原理与操作细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18m B. 24m C. 22m D. 2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方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t0时,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若abt1时刻相遇,则s0s

B.若ab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

C.若ab时刻相遇,则s0

D.若ab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4 B35 C34 D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9分)如图,倾角θ= 30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重力G = 20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物块放在斜面上。试求:

1)当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1的大小和方向;

2)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1拉物块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F1为多大?

3)若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2拉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F2为多大?此时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f2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C.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B.速度、平均速度 、加速度、路程

C.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右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质量m=2kg的小球A的初速度冲上倾角θ=30°的斜面,小球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1=,斜面高度H=0.5mg10m/s2

1求小球A到达斜面顶端M点时的速度;

2当小球A到达顶点后保持速度大小不变滚到水平面MN上,水平面MN总长1mN点有竖直挡板D,当小球经过M点后,立即在M点放上竖直挡板C,在MN的中点有一个静止的光滑小球B。已知小球A 与水平面MN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05,两小球碰撞后会交换各自的速度,并且每次小球与挡板的碰撞都只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而不改变速度大小,则:试通过计算分析两小球能发生几次碰撞;求出从小球A滑上水平面到最后停止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