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用图中表盘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部分电子元件.
①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0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约是2kΩ左右电阻.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按操作顺序写出:
DBEF
DBEF

A.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指针定位螺丝,使表针指零
B.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位置
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表的“0”刻度
F.用表笔接触约2kΩ左右的电阻并测量
②若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
1.9
1.9

③该同学用该多用电表判断一个大容量电容器是否漏电.他选择了“×10k”位置.将两枝笔分别接触在电容器的两脚,发现指针有较大的偏转然后又缓慢回到电阻无穷大位置,则该电容是否漏电?
(答“是”或“否”).
分析:欧姆表指针指在中间附近时,读数最准确;欧姆表每次使用应该先选档位,然后欧姆调零,最后测量;每次换挡需重新欧姆调零;最后调到交流最大电压挡;
解答:解:①机械调零在电表指针开始不是指在最左端时,才需要操作,所以A选项不是必须的步骤.欧姆表指针指在中间附近时,读数最准确,所以先选档,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然后将红黑表笔接触,进行欧姆调零,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表的“0”刻度,然后进行测量,所以必须的步骤的操作顺序是DBEF.
②电阻的大小为19×100Ω=1900Ω=1.9kΩ.
③将两枝笔分别接触在电容器的两脚,发现指针有较大的偏转说明开始时对电容进行充电,电容器中有电流通过,容抗较小,然后又缓慢回到电阻无穷大位置,说明
当充电稳定后,电容器又相当于断路,电阻无穷大,即电容器不漏电.
故答案为:①ADBEF②1.9③否.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表的操作步骤以及读数方法,简单题,很容易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0Ω的待测电阻,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①调节
 
,使电表指针停在表盘左侧的零刻度线处.
②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
 
位置.(填“×1”、“×10”、“×100”或“×1k”)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将两表笔短接,调节
 
,使电表指针指向表盘右侧的零刻度线处.
④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⑤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精英家教网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8点所示.
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分别记作x0、x1、x2…x8
d.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1、2、3…7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1、v2、v3…v7
e.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v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v-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表1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其中x5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表1:
符  号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刻度数值/cm 0 1.12 2.75 4.86 7.49 14.19 18.27 22.03
②表2记录的是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根据表1中x5和x7计算出v6的值,并填入表2中.
表2:
符  号 v1 v2 v3 v4 v5 v6 v7
速度数值/(m?s-1 0.34 0.47 0.59 0.72 0.84 0.98
③该同学在图丙中已标出v1、v2、v3、v4、v5和v7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v6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线.
④根据v-t图线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为验证上述结果,该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记为T,并做了以下的计算:a1=
(x2-x1)-(x1-x0)
T2
a2=
(x4-x3)-(x3-x2)
T2
a3=
(x6-x5)-(x5-x4)
T2
a4=
(x8-x7)-(x7-x6)
T2

求出其平均值a′=
a1+a2+a3+a4
4
.你认为a和a′哪个更准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①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一次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图1中读数为
 
mm.
②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每次选择倍率后,都必须手动进行电阻
 
.图2是测某一电阻时表盘指针位置,是用×100的倍率则此电阻的阻值为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应选择
 
的倍率更好.(从×1、×10、×1K中选取)
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用图a所示电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的器材如下:
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b所示.
①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请在图c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③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选填“最左端”、“正中间”或“最右端”)时.小灯泡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3)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小桶未到达地
面,要完成该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为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与沙和小桶的总重力大小近似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实验时为保证小车受到的细线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需要的操作是
 

②在满足第①问的条件下,若通过实验得到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1,x2,x34其中B点和D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用vB和vD表示,则vB=
 
.小车的运动中对应纸带打B、D两点间的过程,动能变化量表达式△EK=
 
(用M,vB和vD表示);小车合外力的功表达式W=
 
.在多组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小车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量的关系为W=△EK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
 
Ω.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图1所示,则被测电流为
 
mA.
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3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S2-S1
T2
,g2=
S3-S2
T2
,…,g5=
S6-S5
T2
,取平均值
.
g
=8.667m/s2
方法B:由g1=
S4-S1
3T2
,g2=
S5-S2
3T2
,g3=
S6-S3
3T2
,取平均值
.
g
=8.673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试举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2.(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_____Ω。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 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图1所示,则被测电流为_______mA。

(2)某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3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g2=,……,g5=,取平均值=8.667 m/s2

方法B:由g1=,g2=,g3=,取平均值=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举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