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时,所使用的电流表内阻约为几欧,电压表的内阻约为十几千欧。实验中得到了8组数据,在图12所示的电流—电压(I—U)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请你判断实验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你的判断在图13中连线使之为实验电路。

(2)根据图12,可确定小灯泡的功率P与U2和I2的关系。下列示意图14中正确的是_______。

(3)将被测小灯泡与一定值电阻R和电源串联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8.0V,内阻为1.0Ω。现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20A,则定值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

B. 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C. 传感器不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

D. 传感器是把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转换为电信号的主要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L,顶点C恰好位于光滑绝缘直轨道CD的最低点,光滑直导轨的上端点D到A、B两点的距离均为L,D在AB边上的竖直投影点为O。一对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B两点。在D处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套在轨道上(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将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且 ,忽略空气阻力,则

A. 轨道上D点的场强大小为

B. 小球刚到达C点时,其加速度为零

C. 小球沿直轨道CD下滑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小球刚到达C点时,其动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B.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 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一定只剩下1个未发生衰变

D. 核电站中所发生的核反应是聚变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山区村民用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边为斧头背面,AB、AC边是斧头的刃面。要使斧头容易劈开木柴,则应( )

A. 缩短BC边,AB边也缩短些

B. BC边延长些,AB边也延长些

C. BC边缩短些,但AB边延长些

D. BC边延长些,AB边也延长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适应性月考(五)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正方体铁块质量为8000kg,体积为1m3,沉入湖底。湖睡眠到水底深20m,现在在铁块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四个完全相同的没有充气的气囊(不及气囊本身质量和体积)。湖面上方大气压为,湖面上方空气温度为27℃,湖底温度为7℃。给四个完全相同的气囊充气,估算每个气囊要打入多少体积的湖面上方的空气,铁块才开始上浮?(水的密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则:

(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