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表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的斜率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关系判断两物体是否相遇.
解答:解:A、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则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故A错误,D正确.
B、在t0时刻,A图线围成的面积小于B图线围成的面积,知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故B错误.
C、在t0时刻之前,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增大,在t0时刻之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知t0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电源1和电源2的内阻之比为
11:7
11:7
.若把该小灯泡先后分别与电源1和电源2单独连接时,则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1:2
1:2

(2)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2.706
2.706
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5.015
5.015
cm.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
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圆的半径为R,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的是
l1、l3
l1、l3
(用上述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l1
l3
l1
l3

(4)在“用多用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测电阻时,红、黑表笔分别错插入负、正插孔,只要其它方法正确,不影响被测量电阻的结果
B.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C.用×1的欧姆档测量时,指针恰好指示在10Ω与20Ω正中间,所测电阻的阻值一定小于15Ω
D.多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最大档,以防表头烧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辽宁二模)如图所示,直线I、II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III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高三高考领航考试(二)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直线I、II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III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11:7
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1: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三高考领航考试(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直线I、II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III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分别与电源1、电源2单独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1与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11:7

B.电源1与电源2的电动势之比是1:1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是1: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