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空间某点处固定着一个点电荷,在点电荷的正上方与点电荷相距为R的位置,放一带电的质点,该质点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把带电质点竖直向下移动到距点电荷为$\frac{R}{2}$的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求释放的瞬间,带电质点的加速度a的大小.

分析 质点原来静止状态,静电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列出平衡方程.把带电质点竖直向下移动到距点电荷为$\frac{R}{2}$的位置时,所受的静电力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可求释放的瞬间质点的加速度.

解答 解:质点原来静止状态,静电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则有:
mg=k$\frac{Qq}{{R}^{2}}$;
释放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k$\frac{Qq}{(\frac{R}{2})^{2}}$-mg=ma
联立解得  a=3g,方向竖直向上.
答:释放的瞬间,带电质点的加速度a的大小是3g.

点评 根据质点的运动状态,分析质点的受力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熟练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三峡电站某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为50万千瓦.
(1)若输出的电压为20万伏,则输电线上的电流为多少?
(2)某处与电站间每根输电线的电阻为10欧,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多少?它占输出功率的几分之几?
(3)若将电压升高至50万伏,输电线上的电流为多少?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又为多少?它占输出功率的几分之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B、C三点分别是图线与纵轴、横轴的交点、图线上第一周期内的最低点,该三点的纵坐标分别是1、0、-5.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轻杆的长度为0.6m
B.小球经最高点时,杆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B点对应时刻小球的速度为$\sqrt{13}$m/s
D.曲线AB段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0.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落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质量为m的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是l/30s.根据此照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小球在4.90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0.984m/s;
(2)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9.77m/s2
(3)小球在13.60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1.6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如图,是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这个实验目的是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电荷之间距离的关系.实验结论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两电荷的距离有关.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选填理想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5×108C的试探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3×106N,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6×10-3N/C;试探电荷的电量减少为2×108C,则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为1.2×105N;如果把这个试探电荷取走,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6×10-3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 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 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0.42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1)实验备有下列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和复写纸,导线,细线,小车,砝码和小盘,带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天平.(填写主要仪器)
(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3)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其原因分别是:
图2:没有满足m<<M;
图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4)图4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试求: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B、D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VB=0.26m/s;VD=0.34m/s;
②小车的加速度a=0.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射穿木块后木块的速度为v1.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以速度2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不能射穿木块,将留在木块中和木块一起运动,速度小于v1
B.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小于v1
C.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等于v1
D.子弹能够射穿木块,射穿后木块的速度于大v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