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解析:“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点火,使卫星加速,速度增大,则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卫星将沿轨道2做离心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B、D错误、A对;据a=,可知C正确。

答案: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许昌模拟)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中新网2007年10月25日电,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从停泊轨道经过调试进入地月间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时,再次调试进入工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卫星将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两个轨道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