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接着作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运动,再经过t2速度恰好为零,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表示为(  )
A.$\frac{{a}_{1}{t}_{1}}{2}$B.$\frac{{a}_{1}{t}_{1}+{a}_{2}{t}_{2}}{2}$
C.$\frac{{a}_{2}{t}_{2}}{2}$D.$\frac{{a}_{1}{{t}_{1}}^{2}+{a}_{2}{{t}_{2}}^{2}}{2({t}_{1}+{t}_{2})}$

分析 明确物体的运动规律,熟练应用公式$\overline{v}=\frac{v+{v}_{0}}{2}$即可求解

解答 解:ABC、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所以末速度为:v=a1t1
因此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v}{2}=\frac{{a}_{1}{t}_{1}}{2}$
同理物体加速过程中有:v=a2t2
因此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v}{2}=\frac{{a}_{2}{t}_{2}}{2}$
所以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v}{2}=\frac{{a}_{1}{t}_{1}}{2}=\frac{{a}_{2}{t}_{2}}{2}$,故AC正确,B错误.
D、全程的位移为x=$\frac{1}{2}{{a}_{1}t}_{1}^{2}+\frac{1}{2}{{a}_{2}t}_{2}^{2}$,故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x}{t}=\frac{{a}_{1}{t}_{1}^{2}+{a}_{2}{t}_{2}^{2}}{2({t}_{1}+{t}_{2})}$,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对于运动问题要明确物体运动形式,然后选择适当的公式求解,因此要熟练掌握各种运动学公式,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
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
D.两车相遇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理量为标量的是(  )
A.平均速度B.加速度C.位移D.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固定的、高度相同的粗糙斜面甲和乙,底边长分别为L1、L2,且L2=2L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B(可视为质点)与两个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将小滑块A、B分别从甲、乙两个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取地面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  )
A.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过程中,B克服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A的两倍
B.滑块A到达底端时的动能是滑块B到达底端时的动能的两倍
C.两个滑块从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块A做功的平均功率比滑块B的大
D.两个滑块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到达同一高度时,机械能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长度、时间、力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
D.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国今年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做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州六号”的线速度较小B.“神州六号”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C.“神州六号”的角速度较小D.“神州六号”的周期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用水银封闭着长L=13cm的理想气体,右端开口,当封闭气体的温度T=312K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4cm.现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到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设外界大气压p0=76cmHg.
①求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时封闭气体的温度;
②若保持①问中气体温度不变,从右管的开口端缓慢注入水银,直到右侧管的水银面比左侧管的高△h′=4cm,求注入水银柱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10,竖直平面内放着两根间距L=1m、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金属板M、N,两板间接一阻值R=2Ω的电阻,N板上有一小孔Q,在金属板M、N之间CD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0=1T的有界匀强磁场,N板右侧区域KL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3T和B2=2T.有一质量M=0.2kg、电阻r=1Ω的金属棒搭在M、N之间并与M、N良好接触,用输出功率恒定的电动机拉着金属棒竖直向上运动,当金属棒达最大速度时,在与Q等高并靠近M板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个比荷$\frac{q}{m}$=1×104 C/kg的正离子,经电场加速后,以v=200m/s的速度从Q点垂直于N板边界射入右侧区域.不计离子重力,忽略电流产生的磁场,取g=10m/s2.求:
(1)金属棒达最大速度时,电阻R两端电压U;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离子从Q点进入右侧磁场后恰好不会回到N板,求Q点距分界线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2Ω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图中画),质量为m=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且保持良好接触,它们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速度大小v=10m/s.(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
(1)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