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本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

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2 s、3 s……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C.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D.利用弹簧秤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

答案:C
解析:

四种方人理论上讲都满足要求,但只有C选项的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完成下列实验题
(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开始两步已排好)
CFEBAD
CFEBAD

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
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
D.用公式D=
V
S
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
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滴数n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0
(2)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橡皮筋与小车不再相连)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不计阻力)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
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

(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打点均匀
打点均匀
部分进行测量;
(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物理量
数据
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S(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1 W 0.200 0.2
2 2W 0.280 0.2
3 3W 0.300 0.2
4 4W 0.400 0.2
5 5W 0.450 0.2
(4)你认为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
Wn正比于
v
2
n
Wn正比于
v
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次数 小车 拉力(N) 质量(g) 位移(cm) 拉力
比值(F:F
质量
比值(m:m
位移
比值(x:x
加速度
比值(a:a
1 0.1 200 22.3 0.50 1 空格1 空格2
0.2 200 43.5
2 0.2 200 40.2 1 0.50 空格3 空格4
0.2 400 19.5
①请根据实验要求将表中写有“空格”处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并填写在横线上:
空格1:
 
、空格2:
 
、空格3:
 
、空格4: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把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小车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
精英家教网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
(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表格中未完成的数据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数据
物理量
橡皮筋
做的功
10个间距的距离x(m) 10个间距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 小车速度的平方v
 
2
n
1 W 0.200 0.2 1.00 1.00
2 2W 0.280 0.2
3 3W 0.300 0.2 1.50 2.25
4 4W 0.400 0.2 2.00 4.00
5 5W 0.450 0.2 2.25 5.06
(4)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请你根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本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


  1. A.
    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2 s、3 s……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2. B.
    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3. C.
    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4. D.
    利用弹簧秤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