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

AOAADEG的长度 BOCBCCD的长度

CBDCFEG的长度 DACBDEG的长度

3)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甲组同学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1.0kg,得到纸带如下图,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J,利用该装置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 BC 10.1 10.4 9.50 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若阻力f恒定,根据可知,v2-h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向通过v2-h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解析】

1[1]A、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
B、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这样可以减小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
C、因为我们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对减小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C错误。
D、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手松开纸带,对减小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AB

2[2].根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瞬时速度,结合动能与重力势能表达式,
A、当OAADEG的长度时,只有求得F点与BC的中点的瞬时速度,从而确定两者的动能变化,却无法求解重力势能的变化,故A错误;
B、当OCBCCD的长度时,同理,依据BCCD的长度,可求得C点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OC点的动能变化,因知道OC间距,则可求得重力势能的变化,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当BDCFEG的长度时,依据BDEG的长度,可分别求得C点与F点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动能的变化,再由CF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进而得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
D、当ACBDEG的长度时,依据ACEG长度,只能求得B点与F点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动能的变化,而BF间距不知道,则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
故选BC

3[3][4][5]C点的速度等于AE段的平均速度

则动能的增加量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Ep=mgh=1×9.8×89.36+17.24×10-2=10.4J

根据x=aT2可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4[6].该同学的判断依据不正确。在重物下落h的过程中,若阻力f恒定,根据

可知,v2-h图像就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要向通过v2-h图像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像的斜率是否接近2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轴上还有两个点与a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

B.x轴上还有两个点与c点电场强度相同

C.a点处的电势大于b点处的电势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车P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接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长木板右端垫放木块以平衡摩擦力,推一下小车P,使之运动,与静止的小车Q相碰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1)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点迹的不同特征把纸带上的点进行了区域划分,用刻度尺测得各点到起点A的距离。根据碰撞前后小车的运动情况,应选纸带上____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P的碰前速度。

(2)测得小车P(含橡皮泥)的质量为,小车Q(含橡皮泥)的质量为,如果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小车P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如果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则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与系统碰后的动量相比,则_____1(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三个可能轨道,取无穷远电子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在abc三个轨道时对应的电势能分别为-13.6 eV,-3.4 eV,-1.51 eV,由于某种因素(如加热或光照)的影响,电子会沿椭圆轨道跃迁到离核更远的轨道上运动,则:

1φa________Vφb________Vφc________V

2Uab________VUbc__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的P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的检验电荷),从轨道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P点正下方B点时速度为v.已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A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到物块的重心竖直距离为hPA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60°k为静电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在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B. 物块在A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

C. 物块在A点的电势能EPA =

D. 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在B点的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R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1)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E=________(用rIR表示)。

(2)该同学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

(3)该同学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R图象,则由图象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倾角θ37°的传送带,两皮带轮AB轴心之间的距离L3.2m,沿顺时针方向以v02m/s匀速运动。一质量m2kg的物块P从传送带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P离开传送带后在C点沿切线方向无能量损失地进入半径为的光滑圆弧形轨道CDF,并沿轨道运动至最低点F,与位于圆弧轨道最低点的物块Q发生弹性正碰,物块PQ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37°0.8.求:

(1)物块P从传送带离开时的动量;

(2)传送带对物块P做功为多少;

(3)物块P与物块Q碰撞后均不能离开光滑圆弧形轨道,物块Q质量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a点为与圆心在同一水平位置,最高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点到b点的过程中A的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大

B. a点到b点的过程中B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C. a点时AB压力等于A的重力,A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D. 在通过圆心的水平线以下各位置时AB的压力一定大于A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A. P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 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