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我校有五组同学用单摆测成都的重力加速度g,各组实验器材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各组同学实验操作水平一样,那么第
 
组同学测定的结果最准确.若该组同学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1,那么该组同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是
 
m/s2
组数 摆球材料 最大偏角 摆长 测全振动次数
1 0.64m 10
2 30° 0.64m 10
3 0.81m 50
4 30° 0.81m 50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E.振幅过小
(3)小白同学在学校利用图象法较准确地测出了成都的加速度,假期去参观北大的物理实验室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并在同一张纸上绘制了T2~L图象,如图2所示.在北大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若摆球在纸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前、后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激光束与纸面垂直,如图1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2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同时计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点到摆秋的最上端长度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3所示).
①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②摆球的直径为
 
mm.
③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②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起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是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B)长30m左右的细绳;(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E)秒表;(F)时钟;(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2)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将所选用器材前字母依次填在指定位置
A.长1m的左右的细线   B.长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木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器材有:
 

(2)某同学测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测得摆线长度为l,摆球的直径为d,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
 

(3)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也利用单摆测该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测得了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如下:
l(m)0.40.60.81.01.2
T(s)1.011.231.461.561.73
T2(s21.021.512.132.433.00
以l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在答题卷上作出l-T2图形,并利用图线求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计算中取π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线的最大偏角应
 

(2)测周期时,应在摆球通过
 
开始计时.
(3)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则测出的g值
 
.(填偏大、偏小、准确)
(4)摆长指的是从悬点到
 
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

(2)A:用游标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1所示则测量结果应该读作
 
mm
B: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2所示,则测量结果应该读作
 
mm.
(3)如图3为示波器的面板,一位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打开电源后,首先在屏上调出一个最圆最小的亮斑,但亮斑位于屏上的左上角.若想将这个亮斑调到屏幕的正中央,他应该调节
 
.为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他把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左边第一挡(10Hz~100Hz).要由机内提供竖直方向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他应将衰减旋钮置于
 
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得小球的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
(1)该摆摆长为
 
cm,周期为
 
s
(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
 
m.图B为测量周期用的秒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为l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中所示,所用时间t=
 
s.
(4)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
 
(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不必代入具体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夹、细线、有孔的小铁球、秒表、刻度尺和天平,其中,多余的器材是
 
,尚需补充的器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