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理—选修3-5】(15分)
(1)  (6分)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2) (9分)如图所示,A、B两木块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2.0" kg ,="1.5" kg 。一个质量为="0.5" kg的小铁块C以v0="8" m/s的速度滑到木块A上,离开木块A后最终与木块B一起匀速运动.若木块A在铁块C滑离后的速度为vA="0.8" m/s ,铁块C与木块A、B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取g=l0m/s2

求:①铁块C在滑离A时的速度;②木块B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1)BC(2)vC="2.4" m/s  0.24 m

试题分析:(1). 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来发电的,重核的裂变形成的链式反应是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而轻核的聚变现在是无法人工控制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所以选项B正确、A错误.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BC
(2).解
①铁块C在滑离A的瞬间,由动量守恒得mCv0=(mA+mB)vA+mCvC (2分)
代入数据解得vC="2.4" m/s      (1分)
②铁块C和木块B相互作用最终和B达到相同的速度  
铁块C和B作用过程中
mCvC+mBvA= (mC+mB)vB   (1分)
  (2分)
因铁块C没有从木块B上掉下来,所以木块B的长度L≥S相对    (1分)
联立以上方程代入数据解得L≥0.24 m即木块B的长度至少为0.24 m    (2分)
点评:重核的裂变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轻核的聚变是由较轻的原子核变化为较重的原子核.要清晰的区分这两种核变化.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各个状态的物理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s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a,b,c,d,e,f,g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径迹
B.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
C.从a点计时,经36s,花粉颗粒可能不在de连线上
D.从a点计时,经36s,花粉颗粒一定在de连线的某一点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9分)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在A点,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日中午的温度比清晨的温度高6 ℃,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这一温度变化,中午温度比清晨升高了(   )
A.6 KB.279 KC.267 KD.12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能源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被使用后就消灭了,所以要节约能源
B.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C.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能源
D.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倒悬的导热气缸中有一个可无摩擦上下移动且不漏气的活塞A,活塞A的下面吊着一个重物,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起初各部分均静止不动,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对于汽缸内的气体,当其状态缓慢发生变化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环境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外界一定对气体做正功
C.保持环境温度不变,缓慢增加重物的质量,气体一定会吸热
D.若环境温度降低,缓慢增加重物的质量,气体体积可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绝热的内壁光滑的厚壁容器内装有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它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打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当容器内空气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打气,读出灵敏温度计的示数,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打开卡子,胶塞向右移动,气体压强减小,温度计示数不变
B.打开卡子,胶塞向右移动,气体压强不变,温度计示数减小
C.打开卡子,胶塞向右移动,气体压强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
D.打开卡子,胶塞向右移动,气体压强不变,温度计示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江苏物理·T12.A)如题12A-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ρ=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用隔板将一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量的气体,B为真空(如图① ),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将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则关于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由膨胀过程中,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只要把握好隔板插入的时机,全部气体就能到达B部分。
C.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只要时间足够长,还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D.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B部分中的某些气体分子有可能再回到A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