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轻质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物体相对小车仍然静止,则(g=10m/s2)()

A. 因为物体相对小车静止,所以其合力为0

B. 因为物体向右加速运动,所受合力F="10" N

C. 因为物体相对小车静止,所以所受摩擦力未变

D.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仍为5 N,方向向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二十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a、b、c是匀强电场中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a=5V,φb=2V,φc=4V,则在下列各示意图中能表示该电场强度方向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 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

(l)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拉力大小减为F/3,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AC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AB斜面粗糙,倾角为α,AC斜面光滑,倾角为β,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若m1sin α>m2sin β,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B.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细绳的拉力一定变大

D. 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细绳的拉力一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果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v1=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的间距均为△s=25m,车队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v2=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大小为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足够多。

(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最多与车队中的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时间,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若选择“×100”的欧姆档测量发现( )

A.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k”的欧姆档测量

B.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10”或“×1”欧姆档测量

C.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k”的欧姆档测量

D.指针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0”或“×1”的欧姆档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悬挂重物的方法为小车提供拉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下滑时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本实验用砝码作为重物)改变对细绳的拉力,从而探究出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关于这一项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更快地下滑,因为一个砝码提供的拉力太小,不足以拉动小车

B.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小车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小车加速运动的力不仅仅是细线的拉力

C.这里适当的高度是指在这个高度下,当盘中不加砝码时,小车恰好能够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的方法是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细线和砝码盘,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的质量为m,要使小车下滑时受到的合力大小更接近砝码收到的重力,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测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