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物块P和M叠放在一起,且质量mp<mM.让它们从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它们的下落过程中(  )
A、M下落的速度较大B、P对M的压力为零C、P对M的压力等于mpgD、P对M的压力大于0而小于mpg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P、M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两者之间的压力为零.
解答:解:物块P和M叠放在一起,从静止开始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P、M下落的速度相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P与M间的压力为零.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支撑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与释放小车使纸带运动,这两个关键的操作步骤的关系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B、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释放小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小车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质点自O点(图中未画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四点,质点在相邻两点间运动的时间均相等,已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1,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2,利用上述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B、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vBC、质点从O点到A点的运动时间tD、C点与D点间的距离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小球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位置分别为a、b、c,它们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对应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s1
t1
=
s2
t2
=
s3
t3
B、
s3
t3
s2
t2
s1
t1
C、
s1
t
2
1
=
s2
t
2
2
=
s3
t
2
3
D、
s1
t
2
1
s2
t
2
2
s3
t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自由落体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作9.8m/s2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且相差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越重的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运动快慢相同的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曲线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2m/s2,求:
(1)物体运动的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是多少?
(2)物体运动到第3秒初的速度是多少?
(3)物体运动第4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