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的速度,测速仪是根据它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时间差来测出汽车速度的.设超声波测速仪发出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静止时,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也为1s.问:
(1)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你能判定汽车是做怎样的运动吗?反之又怎样?
(2)若这一时间间隔为1.2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 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t=$\frac{2s}{{v}_{0}}$,在该时间段内,超声波匀速前进,汽车也是匀速前进,在$\frac{s}{{t}_{0}}$时刻两者相遇;根据速度定义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设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t1,第二次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t2,第一次放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超声波前进距离为:x1=v•$\frac{1}{2}$△t1…①
第二次放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超声波前进距离为:x2=v•$\frac{1}{2}$△t2…②
若汽车静止,则x1=x2,△t1=△t2,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也为1s.
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t2>△t1,结合①②可得:x2>x1,所以汽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
反之,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小于1s时,△t2<△t1,结合①②可得:x2<x1,所以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
(2)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2s时,两次脉冲运动的时间差:△t2-△t1=1.2-1.0=0.2s
汽车运动的时间:$t=1+\frac{△{t}_{2}-△{t}_{1}}{2}=1+0.1=1.1$s
则汽车在1.1s内的位移:△x=x2-x1=$\frac{1}{2}{v}_{声}•(△{t}_{2}-△{t}_{1})$=$\frac{1}{2}×340×(1.2-1.0)=34$m
所以汽车的速度:$v=\frac{△x}{t}=\frac{34}{1.1}≈30$m/s
答:(1)当超声波测速仪所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汽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反之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
(2)若这一时间间隔为1.2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30m/s.

点评 本题关键是通过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由于超声波的速度不变,故一定可以得出超声波前进和返回过程的时间是相等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中,你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错误的步骤是BCD(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先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再接通电源开关
E.在打出的纸带上,依据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A、B、C、D(如图所示)四个合适的相邻点,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C两点的速度为vB、vC,并测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h
F.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减少的重力势能mgh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frac{1}{2}$mvC2-$\frac{1}{2}$mvB2,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周期为0.02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1kg,打出一条理想的纸带,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cm,g取9.8m/s2,O、A之间有多个点没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物体的速度vB=0.98 m/s,从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0.49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0.48 J.(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frac{d}{t}$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Ep与动能变化大小△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用△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B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2)用△Ek=$\frac{1}{2}$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1.50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s,则钢球的速度为v=1.50m/s.
(3)如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他发现表中的△Ep与△Ek之间存在差异,你认为这是所测量速度为挡光片的速度,比小球速度大造成的.应该如何修正测出固定点到挡光片的距离算出小球速度即可.
△Ep(×10-2J)4.8929.78614.6919.5929.38
△Ek(×10-2J)5.0410.115.120.02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同学在做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取一根粗细均匀的康铜丝,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康铜丝的直径d,然后分别测出不同长度L1、L2、L3、L4…的康铜丝的电阻R1、R2、R3、R4…,以R为纵坐标,以L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画出R-L图象;最后由R-L图象和螺旋测微器测出的直径D可求出康铜丝的电阻率.
(1)测康铜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可知康铜丝的直径d=6.700mm
(2)图2是测康铜丝电阻的电路图,在答题卡上根据电路图在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3)若画出R-L图象的斜率为k,则康铜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frac{kπ{D}^{2}}{4}$(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10Ω,R2=8Ω.当开关S板到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0V,当开关S板到位置2时,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
A.2.2VB.1.9VC.1.6VD.1.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带电粒子以速度v0沿竖直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E中,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v0,则一定有(  )
A.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B.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
C.电场力所做的功一定等于重力做的功的负值
D.电势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时间落于地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距离为h,则(  )
A.AB两点间距离为hB.AB两点间距离为$\frac{h}{2}$
C.CD两点间距离为hD.CD两点间距离为$\sqrt{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在前,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48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如果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B车还要滑行1800m才能停止.问: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写出具体判断过程)?若会相撞,将在B刹车后多长时间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0~10 s加速度向下,10 s~15 s加速度向上
B.0~10 s、10 s~15 s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
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
D.10 s~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