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竖直的$\frac{1}{4}$圆弧轨道与一水平面相切连接,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frac{1}{4}$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2m/s,然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4m,g=10m/s2则:
(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2)物体沿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分析 (1)物体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对轨道的压力.
(2)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1)在圆弧低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frac{{v}^{2}}{R}$,
解得:F=20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轨道低端的压力:F′=F=200N;
(2)物体下滑时,由动能定理得:
mgR-Wf=$\frac{1}{2}$mv2-0,
解得:Wf=20J;
(3)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mgx=0-$\frac{1}{2}$mv2
解得:μ=0.2;
答:(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200N.
(2)物体沿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20J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0.2.

点评 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及受力情况,由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即可正确解题,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不增加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小颗粒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在直角区域aOb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质量和电荷量分别相等,电性相反)从O点沿纸面以相同速度射入磁场中,速度方向与边界Ob成30°角,求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有可能大于13.6eV
B.物质波就是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与该物体的动量成反比
C.在探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若入射光的强度越强,则光电流就越大
D.光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而在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为50.15mm;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为d;
(2)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2,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220Ω.
(3)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除待测圆柱体外,其他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A.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B.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C.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F.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H.开关及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电流表应该选用B;电压表选用C;滑动变阻器选用F(填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4)请在图3框中画出测量的合理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人在平板车上用水平恒力拉绳使重物能靠拢自己,如图所示,人相对车始终不动,重物与平板车之间,平板车与地面之间均无摩擦.设开始拉重物时车和重物都是静止的,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100kg,重物质量m=50kg,拉力F=20N,重物在车上向人靠拢了3m.求:
(1)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
(2)这时车和重物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汽车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井中拉出,绳与汽车连接点距滑轮顶点高都为h,开始时物体静止于A点,滑轮两侧的绳都竖直绷紧,汽车以v向右匀速运动,至汽车与连接的细绳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则(  )
A.运动过程中,物体m一直做加速运动
B.运动过程中,细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等于mg
C.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物体m上升的速度为$\frac{v}{2}$
D.在小车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一直大于物体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计时器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frac{{S}_{1}}{{t}_{1}}$、$\frac{{S}_{2}}{{t}_{2}}$、$\frac{{S}_{3}}{{t}_{3}}$、…$\frac{{S}_{6}}{{t}_{6}}$
f、以$\frac{S}{t}$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frac{S}{t}$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frac{S}{t}$-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AC.(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②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丙所示,则S2=3.00cm,S5=13.20 cm.
③该同学在图丁中已标出I、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frac{S}{t}$-t,根据$\frac{S}{t}$-t图线判断,在打O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0.18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2.4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电阻R1=3Ω,R2=2Ω,R3=5Ω,电容器的电容C1=4 μF,C2=1 μF,求C1、C2所带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