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甲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点时,突然释放出一个不带电的粒子乙,形成一个新的粒子丙。粒子乙的运动方向与粒子甲原来的运动方向相同,且速度比甲原来的速度大。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粒子甲的轨迹,虚线表示粒子丙的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及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粒子甲和粒子丙运动的轨迹可能是)______

A.

B.

C.

D.

(2)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的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点时,突然与一个带正电荷且静止的粒子碰撞,并立即结合为一体。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用实线表示碰撞之前粒子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碰撞之后粒子的运动轨迹。若不计两粒子碰撞前的相互作用,以及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对于碰撞前后粒子运动的轨迹可能是______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水平速度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若把该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它条件相同,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半径分别为RA和RB。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则( )

A. 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B. 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

C. 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行星B的第一宇宙速度 D. 当两行星的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向心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 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 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导体

D. 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反馈试卷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为研究一均匀带正电球体A周围静电场的性质,小明同学在干燥的环境中先将A放在一灵敏电子秤的绝缘托盘上(如图10甲所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N1;再将另一小球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一绝缘支架上,使其位于A球的正上方P点,电子秤稳定时的示数减小为N2。已知小球B所带电荷量为-q,且q远小于球A所带的电荷量,球A与球B之间的距离远大于两球的半径。

(1)根据上述信息,求:

①球A对球B的电场力大小和方向;

②球A激发的电场在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③将球B在移到P点的正上方某处静止时,电子秤稳定后的示数减小为N3。请分析说明N3与N2的大小关系。

(2)现缓慢拉动绝缘细线,使小球B从P点沿竖直方向逐步上升到Q点,用刻度尺测出P点正上方不同位置到P点的距离x,并采取上述方法确定出该位置对应的电场强度E,然后作出E-x图象,如图10乙所示,其中M点为P、Q连线的中点,x轴上每小格代表的距离均为x0,且为已知量。

①位于P点正上方距P点5x0的M点,由球A激发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②小球B位于P点正上方距P点5x0的M点时,电子秤的示数应为多大;

③实验过程中当小球B距P点10x0的Q点时,剪掉细线,小球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估算小球B落回到P点时动能的大小。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反馈试卷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核反应方程U+n→Ba+Kr+3n表示中子轰击U原子核可能发生的一种核反应,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Δm。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太阳内发生的主要的核反应

B. 中含有144个中子

C. 中含有88个中子

D.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m/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五)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用的力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电阻应变片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阻大小变化的传感器。常用的力传感器由金属梁和应变片组成,且力F越大,应变片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就越大,输出的电压差也就越大。已知传感器不受压力时的电阻约为,为了准确地测量该阻值,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

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定值电阻

B.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额定功率为

C.电流表,内阻

D.电流表,内阻约为

E.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约为

F.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约为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当金属梁没有受到压力时,两应变片的电阻相等,通过两应变片的电流相等,则输出的电压差________(填“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

(2)图2中①.②为电流表,其中电流表①选_______(填“”或“”),电源选___(填“”或“”);

(3)在供电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限流式,另一种是分压式,本实验应选择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

(4)在图3中,将原电路B.C间导线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与原设计的电路A、B、C端的一些端点连接,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多组数据,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请在图3中正确连接电路;

(5)结合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得出电阻的表达式为_______(两电流表的电流分别用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圆筒由上段细筒和下段粗筒组成,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光滑活塞间封有空气,活塞A上方有水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静止状态,活塞A上方的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水银深H=10cm,气柱长l=20cm,大气压强p0=75cmHg。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当粗桶中水银还剩5cm时,则此时粗筒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cmHg,气柱长度为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丰台区高三年级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束可见光m是由a、b、c三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m通过三棱镜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a、b、c三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色光的折射率最大

B. c色光的频率最小

C. b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c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