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由图可知(  )
A.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C.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D.0~t2时间内,甲的位移比乙大

分析 s-t图象是位移时间图象,其斜率等于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图象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乙做匀速运动的速度比甲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所以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故A正确,B错误;
C、t2时刻表示甲乙在同一位置,表示相遇,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0~t2时间内,甲乙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图象法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很多学科中都用到它.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反映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用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圆环的电阻为R,ab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在ab的左侧有磁感应强度B均匀减小的磁场,变化率$\frac{△B}{△t}$=k,磁场方向垂直圆环平面向里.求:
(1)感应电流的方向;
(2)感应电流的大小;
(3)图中a、b两点间的电压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静止下落到刚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过程的v-t图象,图中字母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t1
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frac{1}{{v}_{1}({t}_{2}-{t}_{1})}$$\sqrt{\frac{mgR}{{v}_{1}}}$
D.金属线框在0~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2mgv1(t2-t1)+$\frac{1}{2}$m(v32-v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伽利略证明了轻物和重物下落的速度不受其重力大小的影响
C.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Rx(阻值约18Ω)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5kΩ);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额定电流1A);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应采用图1给出的A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2)采用相应的电路进行实验后,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R及对应电流表A、电压表V的测量数据I、U,请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frac{I}{U}$-$\frac{1}{R}$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电阻Rx的测量值为17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次数12345
R/Ω812162024
I/A0.440.360.320.290.25
U/V2.302.402.562.602.70
$\frac{I}{U}$/V-10.190.150.120.110.09
$\frac{1}{R}$/Ω-10.130.080.060.050.03
(3)此实验中电阻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选填“相等”、“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间距为D=5cm的两平行光滑导轨EF、GH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一磁感应强度Bo=10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下(图中未画出),两导轨间接有电阻R1=30Ω,R2=30Ω,并用导线与两平行金属板相连,导线上接有电阻R3=30Ω,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离d=8cm,现在两导轨上放一金属棒ab,其质量为M=2kg,电阻r=10Ω,将其由静止释放,当达到匀速运动时,一个q=10-10C,质量m=10-20kg的带正电的粒子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无场区域后,进入界面为MN、PQ间匀强磁场,从磁场的PQ边界出来后刚好打在中心线上离PQ边界$\frac{4L}{3}$处的S点上,已知MN与平行板的右端相距为L,MN、PQ相距为L,且L=12cm(粒子重力不计)求:
(1)ab棒匀速运动时平行金属板A、B之间的电压U;
(2)粒子运动到MN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为多少;
(3)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并求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上的拉力F,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1s时撤去拉力.已知斜面足够长,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拉力F.
(2)t=6s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地球半径为R,一卫星在地面上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该卫星在半径为3R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frac{F}{9}$B.$\frac{F}{4}$C.$\frac{F}{3}$D.$\frac{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7m/s,河水的流速是4m/s,河宽70m,小船渡河时,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它将在正对岸的下游40m处靠岸,过河时间t=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