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匀加速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图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图1中各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来,测量得A、B、C三个计数点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均是cm,那么(计算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1.50m/s
1.50m/s

③从起点D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
少量是△Ep=
1.18J
1.18J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是△Ek=
1.13J
1.13J

④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
⑤实验的结论是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

(2)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系统机械能守恒,在滑块B上安装宽度为L(较小)的遮光板(遮光板质量忽略不计),把滑块B放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钩码A相连,连接好光电门与数字毫秒计,两光电门间距离用S表示.数字毫秒计能够记录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t1、△t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除了上面提到的相关物理量之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有
钩码与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
钩码与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
(均用字母符号表示,并写清每个符号表示的物理意义)
②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1=
L
t1
L
t1
、V2=
L
t2
L
t2
 (用题中已给或所测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③在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MAgS=
1
2
(MA+MB)(
L
t2
)2-
1
2
(MA
+MB)(
L
t1
)2
(
L
t1
)2
MAgS=
1
2
(MA+MB)(
L
t2
)2-
1
2
(MA
+MB)(
L
t1
)2
(
L
t1
)2
(用题中已给或所测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多大范围的力时,铁块和木板间存在相对运动?
(3)若在铁块上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写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2与拉力F大小的关系式.(设木板足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板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侧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且足够长的水平轻质弹簧,右侧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于墙上(细绳张紧),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让一质量为m、初速为v0的小滑块在长板上无摩擦地对准弹簧水平向左运动.试求:
(1)在什么情况下细绳会被拉断?
(2)细绳被拉断后,长板所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多大?
(3)滑块最后离开长板时,相对地面速度恰为零的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潍坊一模)(1)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0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1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记录了小车停止之前的运动情况,如图2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1.5
1.5
m/s;
②该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2.0
2.0
m/s2
③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1.2
1.2
W.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为完成实验,请连接如图的实物.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半导体
半导体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0 3.20
③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4.6
4.6
V,内阻为
1.1
1.1
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

(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增大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③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0.030~0.034
0.030~0.034
W.(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光电管的阴极为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该光电管的阴极上,这束光中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条数是
B
B

A.2条  B.4条C.5条   D.6条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1、v2同时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原速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则两球第一次碰后m1球的速度大小v1'是
B
B


A.υ1′=
m1υ1-m2υ2
2m1
B.υ1′=
m1υ1+m2υ2
2m1

C.υ1′=
m1υ1-m2υ2
2m2
D.υ1′=
m1υ1+m2υ2
2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