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很小,所以原子就是质点

C.质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

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空中有一个点电荷+Q1,在距其r处的P点放一电荷量为+Q2的试探电荷,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P点的场强大小为F/Q1

B. P点的场强大小等于kQ2/r2

C. 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与P处的场强无关,大小为F/Q2

D. 若在P点不放试探电荷,则该点的场强方向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t0=10 s内由静止匀加速到速度v2=50 m/s,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问该巡逻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追上前方s0=2 000 m处以v1=3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

(1)在追上之前最大距离是多少?

(2)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已知小车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10s时间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7s末到达最大速度,在10s末停止遥控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质量m=0.5kg,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f大小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大小为3N

B.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2s

C.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2N

D.t1~10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P为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第四次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0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0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C.经0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后,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

B.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

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