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72kW,汽车的质量为4 t,当它行驶在坡度为0.02的长直公路上时,如图所示,受到得阻力为车重的0.1倍(g=10m/s2),则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15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6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能维持的时间是16.7s.

分析 当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平衡求出牵引力的大小,结合P=Fv求出最大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牵引力的大小,结合P=Fv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解答 解:当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根据F=mgsinθ+f得,F=40000×0.02+0.1×40000N=4800N.
则最大速度${v}_{m}=\frac{P}{F}=\frac{72000}{4800}m/s=15m/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f=ma,
解得牵引力F′=mgsinθ+f+ma=40000×0.02+40000×0.1+4000×0.6N=7200N,
则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frac{P}{F′}=\frac{72000}{7200}m/s=10m/s$,
该过程能维持的时间t=$\frac{v}{a}=\frac{10}{0.6}s=16.7s$.
故答案为:15m/s;  16.7s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汽车的启动问题,知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当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的位置高,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
A.同时抛出B.甲早抛出C.初速度v1>v2D.初速度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多么低,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D.铀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一个质量为0.15kg的垒球以15m/s的速度飞来,被球棒以30m/s的速度反向击回.以垒球初速度方向为正,在球棒击球过程中,垒球的末动量为-4.5 kg•m/s,球棒的动量变化量为6.75 kg•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卫星的绕行速度变大B.卫星所受向心力变大
C.卫星的机械能不变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质量为M=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为6kg,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1kg的小球用长为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0.2m,物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求:(1)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为使A不滑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刻,在最左端轻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t=2s时刻,传送带突然被制动而停止.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下列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轨道内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可沿轨道上、下运动,物体与轨道间的最大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大小都为f=$\frac{mg}{4}$.已知弹簧弹性势能EP=$\frac{1}{2}$kx2,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离弹簧为H的高度从静止下落.试求:
(1)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到刚与弹簧接触所经历的时间t;
(2)物体到达最低位置时,求弹簧的最大形变量x;
(3)物体到达最低位置后能否回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从最低位置第一次回弹
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要通过实验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R1(10Ω,2A)、滑动变阻器R2(100Ω,2A)、定值电阻R0为1.5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1)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填“R1”或“R2”).
(2)本次实验按照如图1所示实物连接线路图连接好后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待测量
12345
I/A0.150.200.300.400.50
U/V1.461.451.431.421.39
由上表数据可看出,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试分析引起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新电池的内阻很小,内电路的电压降很小.
(3)为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更明显,请将上述器材的连线略加改动,在图2方框中画出改动后的实验电路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测出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3所示,则此干电池的内阻r=0.20Ω.(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