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1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______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2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折射率为n,角A等于30°.一细束光线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棱镜,光线与AB面间的垂线夹角为a,通过观察发现此时无光线从AC面射出,有光线垂直于BC面从棱镜射出.稍稍减小α,则可以观察到AC面有光线从棱镜射出.求:
①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
②光线与AB面间的夹角a.(结果可以用夹角a的三角函数表示)
【答案】分析:(1)根据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的公式可知如何增大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
(2)由题意可知,光在AC面上全反射,由光的折射定率作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可求得折射率及夹角.
解答:解:(1)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x=λ;增大l,减小d或增大波长都可以增大间距d,图中l为④和⑤之间的距离,d为双缝之间的距离;故B正确,AD错误
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故由绿光改成红光后,条纹间距变大,故BC正确;
(2)①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AC面的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于BC面从棱镜射出,光路图如图,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
C=θ21=60°   

②由几何关系r=30°
由折射定律  

故答案为:(1)BC;(2)折射率为;光线与AB面的夹角的正弦值为
点评: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在于正确作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BD
BD

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
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2)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游标尺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标尺明显不同,旧式游标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
①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精度是
0.05mm
0.05mm
mm.
②用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是
31.25mm
31.25mm
mm.
(3)某同学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3,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西瓯XDS-007光电门传感器可测的最短时间为0.01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8×10-3m的黑色胶带贴在透明直尺上,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并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i与图中所示的高度差△hi,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9.8m/s2,注:表格中M为直尺质量)

(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vi=
d
ti
求出的,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

△ti
(10-3s)
vi=
d
ti

(m?s-1
△Eki=
1
2
Mvi2-
1
2
Mv12
△hi
(m)
Mg△hi
1 1.21 3.13
2 1.15 3.31 0.58M 0.06 0.58M
3 1.00 3.78 2.24M 0.23 2.25M
4 0.95 4.00 3.10M 0.32 3.14M
5 0.90 0.41
(3)根据该实验请你判断下列△Ek-△h图象中正确的是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1所示是用量程为6mA的电流表改装为欧姆表的部分电路,那么测量电阻时接线柱A应是
表笔(填红或黑);已知欧姆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3.0V.那么在电流表4mA刻度处所对应的电阻值为
250
250
Ω.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通过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a)所示.
①根据图线的坐标数值,请在图2(b)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②将两个这样同种规格的小灯泡并联后再与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恒为4V的电源上,如图2(c)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30
0.30
 A,此刻每个小灯泡的电阻为
6.2
6.2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
I.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0.497m/s2
0.497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CD
CD
(填写字母代号)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的运动时间t
②欲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天平
天平

(3)实验时,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m3g-m2a
m2g
m3g-m2a
m2g
 (用L、g、a、
m1、m2、m3、t中所需要的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II.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3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3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B
B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B的读数,增大β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1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精英家教网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红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如图2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折射率为n,角A等于30°.一细束光线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棱镜,光线与AB面间的垂线夹角为a,通过观察发现此时无光线从AC面射出,有光线垂直于BC面从棱镜射出.稍稍减小α,则可以观察到AC面有光线从棱镜射出.求:
①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
②光线与AB面间的夹角a.(结果可以用夹角a的三角函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具有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等多种测量功能.
(1)如图1所示是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A为红表笔,B为黑表笔),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开关S拨到
 
 
两个位置;若测量电压时只有10V到50V两个量程,在测量时选择50V量程,应将开关S拨到
 
位置; (选填1、2、3、4、5或6)
(2)如图2是多用表的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25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mA;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Ω.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
 
(选填“×10”、“×100”或“×1K”).换档结束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