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

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

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4.9) 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说明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已知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电子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从两平行板间的中央处垂直进入偏转电场.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求经电场加速后电子速度v的大小;

(2)要使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度最大,两平行板间的电压U2应是多少?并求电子出电场时的动能多大(结果用d、l、U1、e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承智班)下学期(4.9)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B. 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C. 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

D. 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同向运动,mA=1kg,mB=2kg,vA=6m/s,vB=2m/s,当A球追上B球并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的可能值是 ( )

A. vA′=5m/s, vB′=2.5m/s B. vA′=7m/s, vB′=1.5m/s

C. vA′=-4m/s, vB=7m/s D. vA′=2m/s, vB′=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 金属导轨是由倾斜和水平两部分圆滑相接而成, 倾斜部分与水平夹角q=37°,导轨电阻不计。abcd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bc=ad=s= 0.20 m。导轨上端搁有垂直于导轨的两根相同金属杆P1、P2,且P1位于ab与P2的中间位置,两杆电阻均为R,它们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m= 0.30,P1杆离水平轨道的高度h= 0.60m, 现使杆P2不动,让P1杆静止起滑下,杆进入磁场时恰能做匀速运动,最后P1杆停在AA?位置。求:

(1)P1杆在水平轨道上滑动的距离x;

(2)P1杆停止后,再释放P2杆,为使P2杆进入磁场时也做匀速运动,事先要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调为原来的多少倍?

(3)若将磁感应强度B调为原来3倍,再释放P2,问P2杆是否有可能与P1杆不碰撞? 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3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下列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卫星正常运行时一定处于赤道正上方,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 该卫星正常运行时轨道也可以经过地球两极

C. 该卫星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如果知道该卫星的周期与轨道半径可以计算出其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一根长为l的细线下面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拉离竖直位置,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角,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线旋转形成一个圆锥面,则悬线拉力T=____________,小球的角速度=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5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通过加速再进入椭圆“过渡轨道”,该轨道离地心最近距离为L1,最远距离为L2,卫星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火箭的反向助推器减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心距离L3的“绕月轨道”上飞行,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求:

(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2)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3)假定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一个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粒子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应用“气泡室”装置。粒子通过气泡室中的液体时能量降低,在它的周围有气泡形成,显示出它的径迹。如图所示为带电粒子在气泡室运动径迹的照片,气泡室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下列有关甲、乙两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粒子带正电

B. 乙粒子带负电

C. 甲粒子从b向a运动

D. 乙粒子从c向d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