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答案】

(1) A  D

(2)①

【解析】(1) A  D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解:                            (3’)

     由                                (2’)

        得 核的动量 

      核的动量             (1’)

   由动量守恒定律

                                   (2’)

        ∴ 

        ∴                      (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一)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 (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模块3-5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尔的三个假设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居里夫人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假设高速运动的粒子与一个静止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某点的氮核()发生正碰。碰后产生两个新核,在磁场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两条半径分别为RrRr)的圆形径迹。其中R是质量较小核的经迹,r是质量较大核的经迹。

①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碰前粒子的速度(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