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求下列两种情况中的摩擦力:
(1)给物体施加一个向左、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
(2)给物体施加一个向左、大小为30N的水平拉力.

分析 当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未被推动,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当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推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解答 解: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0.1×200 N=20 N=f静m
(1)当F1=10 N<20 N时,物体保持静止不动.
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1=F1=10 N;        方向水平向右;    
(2)当F2=30 N>20 N时,物体向左滑动.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滑动摩擦力:f2=f=20 N; 方向水平向右
答:(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1=10N的拉力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2=30N的拉力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为20N,方向水平向右.

点评 研究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静摩擦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可以根据平衡条件,也可以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研究一个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了图示的试验电路.闭合开关,当调节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A和2V;再调节R使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A和24V.则这个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为(  )
A.48wB.47wC.32wD.4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研究不同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竖直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关于t和h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hB.t∝$\frac{1}{h}$C.t∝h2D.t∝$\sqrt{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和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
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C.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则该天体的质量为$\frac{4{π}^{2}{(R+h)}^{3}}{G{T}_{1}^{2}}$,若它贴着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为$\frac{3π}{G{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求该质点在t=0到t=2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20V、内阻r=3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0=2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5Ω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B.R=3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
C.R=5Ω时,R消耗的功率最大D.电源最大输出的功率为2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通过轨道最低点,且当小球a在最低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小球b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比小球b所需向心力大5 mg
B.当v=$\sqrt{5gR}$时,小球b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
C.速度v至少为$\sqrt{5gR}$,才能使两球在管内做圆周运动
D.只要v≥$\sqrt{5gR}$,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都大6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但在物理实验中通常只能通过$\overline v$=$\frac{△s}{△t}$(△s为挡光片的宽度,△t为挡先片经过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 的实验方法来近似表征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无法实观△t或△s趋近零.力此人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在倾斜导轨的A处放置一光电门,让载有轻质 挡光片(宽度为△s)的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再利用处于A处的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t,接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钼公式v=$\frac{△s}{△t}$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s区域内的vA,并可作出v-△t图象,如图1所示.

(1)根据描点,请在图2的坐标系内画出v-△t图线.
(2)若每次实痺挡起片的前边沿到A点的速度为υ0,小车的加速度为a,请写出图象对应的方程$\overline{v}$=v0+$\frac{1}{2}a•△t$,结合所作图线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0.56m/s2,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0.52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改用不同铛光片重复实验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写出一点即可)是:更换挡光片时要保证其前沿始终处于小车同一位置;或者每次实验要保证小车从同一位置P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