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D
AD

A.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地震波是机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B.太阳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是不相同的
D.医院里用于检测的“彩超”的原理是: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2)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且到t2=0.55s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该波的传播方向为
-x方向
-x方向
,波速为
2
2
m/s.
(3)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arcsin0.75.求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及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
分析:(1)地震波是机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横波也有纵波.太阳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是相同的.医院里用于检测的“彩超”技术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2)根据质点M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质点M经过2
3
4
周期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求出周期,再求出波速.
(3)由n=
c
v
求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根据折射定律求出光AB面上的折射角,由几何知识求出光在BC面上的入射角.根据入射角与临界角的关系,判断能否以生全反射.再确定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
解答:解:
(1)A、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横波也有纵波.故A正确.
B、太阳能真空玻璃管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增加透射,减少反射.故B错误.
C、根据相对论得知: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是相同的.故C错误.
D、医院里用于检测的“彩超”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血液的流速.故D正确.
故选AD
(2)由题,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其振动比右侧波谷迟,所以波沿-x方向传播.又2
3
4
T=t2=0.55s,得到周期T=0.2s,波速v=
λ
T
=
0.4
0.2
m/s
=2m/s.
(3)根据n=
c
v
得,v=
c
n
=2×108m/s
设光线进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由n=
sini
sinr
得,r=30°
设临界角为C.由sinC=
1
n
=
2
3
2
2
,C<45°.
在△BND中,∠BND=90°-r=60°
所以∠BDN=180°-75°-60°=45°
则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射到BC界面时的入射角
    i1=90°-∠BDN=45°>C
所以在BC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再由几何知识得知,光线沿DE方向垂直AC边射出棱镜,光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AD
(2)-x方向,2
(3)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为2×108m/s,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波动现象的理解.对于几何光学问题,画出光路图是基础,当光从介质射向空气或真空时要考虑是否发生全反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
 
235
92
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如图,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
(2)
 
234
90
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的发生衰变.
①完成
 
234
90
TH衰变反应方程
 
234
90
TH→
 
234
91
Pa+
 

 
234
90
TH衰变为
 
222
86
Rn,经过
 
次α衰变,
 
次β衰变.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①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②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南通二模)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仅取决于分子的平均动能
C.液体具有流动性,说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
D.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2)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因此具有相互作用的能量叫表面张力能.水泼到桌面上,我们看到水马上就会收缩,在收缩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做
(选填“正”或“负”)功,表面张力能
减小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先后经过等压、等容和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A、B、C状态参量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求:
①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②气体从A→B→C状态变化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B.麦克斯韦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象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1所示是光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 的折射情况,根据光路图可知:光在介质中1的速率
 
在介质中2的速率(选填“>”、“=”或“<”);若介质2是空气(视为真空),则在此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用θ1、θ2表示)
(3)如图2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2m/s,则x=0.5m处质点在0.5s时的位移为
 
cm,x=0m处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