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辐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2.那么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c能级时将要

A.发出波长为λ12的光子           B.发出波长为的光子

C.吸收波长为λ12的光子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们在研究天然放射现象过程中发现了质子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
 
235
92
U→
 
141
56
Ba+
 
92
36
Kr+2
 
1
0
n
C、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吸收光子的波长λ=
hc
Ea-Eb
(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2
C.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D.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发射光子的波长(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2)如图所示,A为有光滑曲面的固定轨道,轨道底端的切线方向是水平的。质量M=40 kg的小车B静止于轨道右侧的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与轨道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20 kg的物体C以2.0 m/s的初速度从轨道顶端滑下,冲上小车B后经一段时间与小车B相对静止并一起运动。若轨道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1.6 m,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小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①物体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的大小;
②物体在小车B上相对小车B滑动的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人们在研究天然放射现象过程中发现了质子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

C.设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

D、原子在两个能量级的能量分别为,且,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吸收光子的波长(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2

C.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D.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aEb,且Ea>E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发射光子的波长(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

(2)如图所示,A为有光滑曲面的固定轨道,轨道底端的切线方向是水平的。质量M=40 kg的小车B静止于轨道右侧的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与轨道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20 kg的物体C以2.0 m/s的初速度从轨道顶端滑下,冲上小车B后经一段时间与小车B相对静止并一起运动。若轨道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1.6 m,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小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①物体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的大小;

②物体在小车B上相对小车B滑动的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