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  )
A.北极
B.赤道
C.南极
D.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
由于要充利用自转的速度,所以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地点,自转的线速度越大越好,根据v=rω可知,地球上各点自转的ω是一样的,那么需要更大的线速度则在自转半径最大的地方建立发射场就好,又因为地球是围绕地轴在转动的,转动半径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故要使发射时自转线速度最大,则自转半径最大,而自转半径最大处在赤道即纬度最低的地方,故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赤道.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周期是91.64分,根据以上消息近似地把飞船运动看做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试估算飞船距地面的高度.(已知:地球质量为6.0×1024kg,地球的半径R为6.4×103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年10月15日9时30分我国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并于次日6时23分成功落地回收,宇航员杨利伟安全返回.神州五号回收舱在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下列图线中,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根据以上消息,近似地把飞船从发射到降落的全部运动看做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M=6.0×10 24 kg,地球的半径R=6.4×103km.试估算:
(1)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速度.
(2)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时距地面的高度.推导出表达式,代人数据,不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火箭全长58.3m,起飞重量479. 8t,火箭点火升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五号环绕地球飞行14圈约用时间21h.飞船点火竖直升空时,航天员杨利伟感觉“超重感比较强”,仪器显示他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杨利伟还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假设飞船运行的轨道是圆形轨道.(地球半径R取6. 4×103 km,地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计算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1)求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
(2)估算飞船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问题情境,请完成下列问题.

(1)飞船在升空过程中,要靠多级火箭加速推进.若飞船内悬挂一把弹簧秤,弹簧秤下悬吊0.5 kg的物体,在火箭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发现弹簧秤示数为9 N,则此时火箭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

(2)若将飞船的运动理想化成圆周运动,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6.0×1024 kg,地球的半径R=6.4×103 km).

(3)遨游太空的杨利伟在航天飞船里可以见到多少次日落日出?

(4)在太空微重力状态下,在太空舱内,下列测量仪器能否使用?请说明理由.

A.液体温度计               B.天平           C.弹簧秤             D.液体密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