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在t=0时,甲乙两质点从相距70m的两地开始相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第1s末,乙质点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遇
C.甲、乙从计时开始,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能有二次相遇
D.第4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20m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相遇的条件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在第1s末,乙质点的速度仍为负值,说明其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
B、在第2s末,甲的位移大小x=$\frac{1}{2}$×30×2=30m,乙的位移大小x=-$\frac{1}{2}$×30×2m=-30m,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10(m),没有相遇.故B错误.
CD、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第4s末,甲质点的位移x=$\frac{1}{2}$×60×4m=120m,乙质点的位移x=-$\frac{1}{2}$×30×2m+$\frac{1}{2}$×60×2m=30m,所以△x=x-x-70=120-30-70=20m,即甲在乙的前方20m,说明在t=4s前相遇过一次.t=4s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两者还能相遇一次有,即可以相遇两次,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相遇时位移应满足一定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表明: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在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应置于a端(选填“a”或“b”).电键S闭合后还有多种方法能使线圈C中产生感应电流,试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多用表的刻度盘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在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35.0mA;
若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准确,应选的欧姆档是×1K(选填“×10”、“×100”或“×1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总电阻为R,当S闭合后,电源总功率为$\frac{{E}^{2}}{R+r}$,电源的输出功率为$\frac{{E}^{2}R}{(R+r)^{2}}$,外电路消耗的功率为$\frac{{E}^{2}R}{(R+r)^{2}}$,内部消耗的功率为$\frac{{E}^{2}r}{(R+r)^{2}}$,电源的供电效率为$\frac{R}{R+r}$×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在“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实验中,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表及电键K按如图所示连接,当电键K闭合瞬间,电流表指针左偏,说明B线圈产生了感应电流,若当电键K断开瞬间,电流表指针会(填“会”或“不会”)偏转;当电键K闭合后,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左偏,可采取的操作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x)-时间(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a、b两车相遇
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D.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探究“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将小车拉到水平轨道的O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 A位置过程中,经计算机处理得到了弹簧弹力与小车位移的关系图线如图(b) 所示,还得到了小车在 A位置的速度大小vA;另外用电子秤测得小车(含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总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b)可知,图(a)中A位置到力传感器的距离大于(“小于”、“等于”或“大于”)弹簧原长.
(2)小车从O位置运动到A位置过程中弹簧对小车所做的功W=$\frac{{F}_{0}+{F}_{A}}{2}$•xA,小车的动能改变量△Ek=$\frac{1}{2}$m${{v}_{A}}^{2}$.( 用m、vA、FA、F0、xA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3)若将弹簧从小车上卸下,给小车一初速度v0,让小车从轨道右端向左端滑动,利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得到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c)所示,则小车所受轨道摩擦力的大小f=m$\frac{{v}_{0}}{{t}_{m}}$.( 用m、v0、t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4)综合步骤(2)、(3),该实验所要探究的“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是(F0+FA-2m$\frac{{v}_{0}}{{t}_{m}}$)xA=mvA2.(用m、vA、FA、F0、xA、v0、tm中各相关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1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让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F(N)vB2-vA2(m2/s2a(m/s2
10.600.770.80
21.041.611.68
31.422.342.44
42.003.483.63
52.624.654.84
63.005.495.72
(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a~F关系图线;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请完成下列各步骤: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目的是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C.在实验中,在满足塑料桶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关系的前提下,塑料桶和砝码总重力才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D.实验中应先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再释放小车
F.改变砝码的个数,多次测量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右图2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平衡摩擦力过度.
(3)某同学想通过该装置探究塑料桶和砝码的总质量及小车组成的系统能量转化关系,已知塑料桶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中,他通过对纸带的分析和测量得出:当塑料桶及砝码下降高度为h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则该同学要验证的关系式为mgh=$\frac{1}{2}$(M+m)v2.(忽略小车重力势能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