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θ<5°),其周期为T,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把摆球的质量增加一倍,其周期变小
B.把摆角变小时,则周期也变小
C.此摆由O→B运动的时间为$\frac{T}{4}$
D.摆球B→O时,动能向势能转化

分析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分析答题,根据重力做功情况判断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情况.

解答 解:A、由单摆周期工作T=2π$\sqrt{\frac{L}{g}}$可知,单摆的周期T与摆球质量m无关,
与摆角无关,当摆球质量与摆角发生变化时,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不变,故AB错误;
C、由平衡位置O运动到左端最大位移处需要的时间是四分之一周期,故C正确;
D、摆球由最大位置B向平衡位置O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摆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知道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且知道回复力的定义.单摆的摆长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决定单摆的周期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铜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
A.$\frac{M}{ρ{N}_{A}}$B.$\frac{ρM}{{N}_{A}}$C.$\frac{ρ{N}_{A}}{M}$D.$\frac{M}{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车,车上各固定一个磁铁,由于磁力的作用,两车由静止相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两车的功率相同
B.两车的总动量始终为零
C.两车的总动量增大
D.在相等的时间内内,两车动量改变的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
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ghD.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1.2Hz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
C.在t=0.6s时刻,质点的速率最大且向负方向运动
D.在t=0.9s时刻,质点速率为零,加速度为负向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用铁夹、铁架台、带中心孔的金属小球和细线这些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
(2)本实验中,如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BCD
A.测周期时,单摆的摆角应大于10°
B.测周期时,应取摆球通过最低点处来测量摆球全振动30-50次的时间
C.装置单摆时,摆线应尽可能长些,摆球应尽可能小些而质量大些,且用夹板夹紧摆线
D.测摆长时,应将单摆悬挂起来,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悬点的距离
E.测摆长时,为了测量方便,应将单摆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单摆从O点吊起.
(3)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摆线长度当成了摆长,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偏小(“偏大”、“偏小”).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振动31次的时间计成了32次的时间,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偏大(“偏大”、“偏小”).
(4)某位科学家从地球上带了一个秒摆(即摆长L=1m),到某球去测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通过多次测得周期为T=1.0s,由此可知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39.2m/s2(假设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π2=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滑雪运动员以6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为3.2m.则运动员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r小于电阻R1,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有关各绝对值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rac{|△{U}_{1}|}{|△I|}$<$\frac{|△{U}_{2}|}{|△I|}$<$\frac{|△{U}_{3}|}{|△I|}$B.$\frac{|△{U}_{2}|}{|△I|}$<$\frac{|△{U}_{1}|}{|△I|}$<$\frac{|△{U}_{3}|}{|△I|}$
C.$\frac{|△{U}_{3}|}{|△I|}$<$\frac{|△{U}_{2}|}{|△I|}$<$\frac{|△{U}_{1}|}{|△I|}$D.$\frac{|△{U}_{3}|}{|△I|}$<$\frac{|△{U}_{1}|}{|△I|}$<$\frac{|△{U}_{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对太阳系的行星,由公式v=$\frac{2πr}{T}$,F=$\frac{4{π}^{2}mr}{{T}^{2}}$,$\frac{{r}^{3}}{{T}^{2}}$=k可以得到F=$\frac{{4π}^{2}km}{{r}^{2}}$,这个公式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