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①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有______.
A.选用约1m长、不易形变的细线充当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过大,应控制在5°以内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②某同学通过游标卡尺测定某小球的直径,测量的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mm.
(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某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中定值电阻R0=2Ω,电压表、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②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闭合电键S,调节可调电阻R的阻值,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图丙).则由图象可知,当电流小于200mA时,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Ω.
③实验二:减小光照强度,重复实验,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b(见图丙).当可调电阻R的阻值调到某值时,若该电路的路端电压为1.5V,由曲线b可知,此时可调电阻R的电功率约为______W.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①A、选用约1m长、不易形变的细线充当摆线,故A正确;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小的,这样阻力小些,故B错误;
C、当小球的摆角较小时,小球的运动可以看做简谐运动,所以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过大,应控制在5°以内,故C正确;
D、测定周期需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误差较小,可以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根据T=
t
n
求周期,只测量一次,误差较大,故D错误;

故选AC

②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8mm,游标读数为0.05×6mm=0.30mm,所以最终读数为8.30mm.

(2)①分析图甲所示实验原理图,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②在硅光电池的U-I图象,当I=0,U=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由图线a可知E=2.90V,当电流小于200mA的情况下,此电池的内阻r=4.00Ω.
③由图线b可知,在实验二中当路端电压为1.5V时,电路电流
I=60mA=0.06A,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外电阻R=
U
I
=
1.5
0.06
=25Ω,可调电阻阻值R=R-R0=25Ω-2Ω=23Ω,
可调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I2R=(0.06A)2×23Ω=0.0828W.

故答案为:(1)①AC  ②8.30
(2)①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
   ②2.90  4.0
   ③0.082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实验步骤如下:
(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摆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的结.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边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
(2)用米尺测量出悬线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
(3)使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小于5°),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数出以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用停表记录下所用时间t.
(4)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5)变更悬线的长度,重做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
(6)求出几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实验中单摆的摆长等于
l+
d
2
l+
d
2

实验中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
2n2 
t2
(l+
d
2
2n2 
t2
(l+
d
2

(以上两空均要求用实验步骤中所给出的代表实验数据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期绕月工程已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这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又一壮举,“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设想2016年一名中国宇航员乘“嫦娥奔月号”飞船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用单摆做实验.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为l和摆球直径为d,则摆长为
l+
d
2
l+
d
2

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
位置时,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2t
N-1
2t
N-1

(2)根据月球表面的单摆实验,描绘出了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即T2-L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月球的半径R为1.6×106m,
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6m/s2
1.6m/s2
;“嫦娥奔月号”飞船绕月飞行的最小周期为
2000πs
2000π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周期为       s

②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2)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       m. 秒表读数__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L的关系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测单摆周期时,应该从摆球经过_________(填“最低点”或“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如果实验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某同学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算出T2的值,再以l为横轴、T2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得数据描点连线如图,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周期为        s

②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2)在一次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       m. 秒表读数__________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L的关系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