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荆州一模)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v1=108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相距L=80m处一辆卡车正以v2=72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a=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为何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分析:两司机在反应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抓住两车的位移之和小于80m,求出△t最小值.
解答:解:设轿车行驶的速度为v1,卡车行驶的速度为v2,则v1=108 km/h=30 m/s,v2=72 km/h=20 m/s,在反应时间△t内两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s1、s2,则
s1=v1△t      ①
s2=v2△t             ②
轿车、卡车刹车所通过的距离分别为s3、s4
则s3=
v12
2a
=
302
2×10
=45(m)     ③
s4=
v22
2a
=
202
2×10
=20(m)       ④?
为保证两车不相撞,必须?s1+s2+s3+s4<80 m      ⑤?
将①②③④代入⑤解得△t<0.3 s
故△t<0.3 s,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反应时间内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之和要小于80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荆州一模)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为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荆州一模)因为手边没有天平,小王同学思考如何利用一已知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和长度测量工具来粗测一小球的质量,他从资料上查得弹簧的弹性势能Ep=
1
2
kx2
(其中x为弹簧形变量)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紧靠小球,弹簧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边,然后压缩弹簧并测得压缩量x,释放弹簧,小球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出桌高h以及落点到桌边沿的水平距离s.
(1)小球质量的表达式为:
m=
2hkx2
gs2
m=
2hkx2
gs2

(2)如果桌面摩擦是本次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那么小球质量的测量值将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荆州一模)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则从t1到t2的这段时间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荆州一模)用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AB和斜面BC将货物运送到斜面的顶端.传送带AB的长度L=11m,上表面保持匀速向右运行,运行的速度v=12m/s.传送带B端靠近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斜面底端与传送带的B端之间有一段长度可以不计的小圆弧.在A、C处各有一个机器人,A处机器人每隔△t=1.0s将一个质量m=10kg的货物箱(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端,货物箱经传送带和斜面后到达斜面顶端的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C点处机器人立刻将货物箱搬走.已知斜面BC的长度s=5.0m,传送带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5,货物箱由传送带的右端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损失原来的
111
,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斜面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从第一个货物箱放上传送带A端开始计时,在t0=3.0s的时间内,所有货物箱与传送带的摩擦产生的热量Q;
(3)如果C点处的机器人操作失误,未能将第一个到达C点的货物箱搬走而造成与第二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求两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的位置到C点的距离.(本问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