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质量为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而开始运动,此力作用后撤去,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2)物体发生的总位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广东揭阳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看见一本物理书上说“在弹性限度内,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Ep=kx2”,为了验证该结论就尝试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A.水平桌面上放一长木板,其左端固定一弹簧,通过细绳与小车左端相连,小车的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B.将弹簧拉伸x后用插销锁定,测出其伸长量x;

C.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后,拔掉插销解除锁定,小车在弹簧作用下运动到左端;

D.选择纸带上某处的A点测出其速度v;

E.取不同的x重复以上步骤多次,记录数据并利用功能关系分析结论.实验中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

(1)长木板右端垫一小物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中纸带上A点位置应在________(填s1、s2、s3)段中选取;

(3)若Ep=kx2成立,则实验中测量出物理量x与m、k、v关系式是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若一个系统动量守恒时,则

A.此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都为零

B.此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大小不可能都增加

C.此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此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少,可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上期期末热身模拟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木箱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正中央放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木块,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现使木箱和小木块同时获得大小为2m/s的方向相反的水平速度,小木块与木箱每次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0.4J,小木块最终停在木箱正中央.已知小木块与木箱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木箱内底板长为0.2m.求:

①木箱的最终速度的大小;

②小木块与木箱碰撞的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南充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运动员从B到D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B.运动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两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出发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4m/s2,乙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m/s2,乙车追上甲车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理)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实线为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由图可知

A.场源点电荷带负电 B.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较小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动能较小 D.b点的电势较a点的电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13日航天员在绕地球圆周运动的神舟六号上进行了预定的科学试验.下面是一中学生设想在太空中的飞船里进行的高中物理部分实验,可行的是( )

A.用悬挂钩码法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的关系

B.用弹簧秤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C.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高二上期学业水平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应选用密度小的物体

B.纸带释放前,应使其竖直

C.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略小于增加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