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分子的平均动能是
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
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
的平均值.
温度
温度
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问题:比较O℃的铁和O℃的铜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关系.比较O℃的铅球静止和运动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关系.
(2)分子的势能: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称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的变化与
分子力
分子力
做功密切相关.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引力
,当增大r时,分子力做
功,分子势能
增大
增大

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斥力
,当减小r时,分子力做
功,分子势能
增大
增大

当r=r0时,分子势能具有
最小
最小
值.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物体的
体积
体积
有关. 对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
趋近于零
趋近于零
,分子势能和体积
无关
无关
.应正确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图象.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
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叫
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质量
质量
温度
温度
体积
体积
物态
物态
有关.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任何物体
都具有内能
都具有内能
分析:(1)分子的平均动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的势能: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称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与分子力做功密切相关.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增大r时,分子力做 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减小r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当r=r0时,分子势能具有最小值.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对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趋近于零,分子势能和体积无关.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也叫 热力学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质量、温度、体积、物态有关.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解答:解:(1)分子的平均动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的势能: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称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与分子力做功密切相关.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增大r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减小r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当r=r0时,分子势能具有最小值.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对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趋近于零,分子势能和体积无关.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也叫 热力学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质量、温度、体积、物态有关.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故答案为: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温度,分子势能,分子力,引力,负,增大,斥力,增大,最小,体积,趋近于零,无关,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力学能,质量、温度、体积、物态,都具有内能.
点评:本题考查 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有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和影响内能的因素,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做题】A.(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2×10-10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以为有效数字)
B.(1)如图甲所示,强强乘电梯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4c           (B)0.5c
(C)0.9c             (D)1.0c
(2)在t=0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A振动的周期是
 
s;t=8s时,质点A的运动沿y轴的
 
方向(填“正”或“负”);质点B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在t=9s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
(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利方运动馆的景象呈限在半径r=11cm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l=10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
43
,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C.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1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11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01n)和正电子(+10e),即中微子+11H→01n++10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10e+-10e→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1,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2,则( )

A.状态1时气体密度比状态2时的大

B.状态1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2时的大

C.状态1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2时的大

D.状态1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2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1,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2,则


  1. A.
    状态1时气体密度比状态2时的大
  2. B.
    状态1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2时的大
  3. C.
    状态1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2时的大
  4. D.
    状态1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2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新人教版选修3-3《第7章 分子动理论》2012年单元测试卷(3)(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分子的平均动能是    的平均值.    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问题:比较O℃的铁和O℃的铜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关系.比较O℃的铅球静止和运动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关系.
(2)分子的势能: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称    .分子势能的变化与    做功密切相关.r>r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当增大r时,分子力做    功,分子势能   
r<r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当减小r时,分子力做    功,分子势能   
当r=r时,分子势能具有    值.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物体的    有关. 对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势能和体积    .应正确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图象.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    内能,也叫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有关.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任何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