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相等
B.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D.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
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分析 明确内能的大小决定因素,知道相同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要注意根据吸热和放热分析内能的变化;
明确布朗运动的形成原因,知道它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形成的;
明确液晶的性质;知道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同时明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解答 解: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并不相同,因为冰变成水和水变成水蒸气时均需要吸热,故A错误;
B、布朗运动中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持续不断的撞击而形成的,故B错误;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故C正确;
D、浸润时液体受到器壁的吸引,故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而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故D正确;
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故E正确.
故选:CDE.

点评 本题考查内能、布朗运动,液体、浸润以及压强,要注意明确内能的性质以及布朗运动和气体压强等,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最先提出了在电场中引入电场线的观点研究电场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空气的相对湿度可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
B.由热力学定律知,热量不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E.将两个分子由距离极近移动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B.玻尔的氢原子轨道理论认为电子运动的轨道是连续的
C.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能够发出β射线,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两轻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生成核的比结合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风洞”是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中的常见设备,由于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和测量其风力的大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力学研究中.某实验小组决定进行以下研究:如图甲所示,将-长L=5m、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底端顺滑连接一粗糙的水平面,并将其置于“风洞”之中.现将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启送风设备,使小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风力当小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时,能触发开关自动关闭送风设备.当风力F取不同数值时,滑块沿斜面下滑最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过的距离s不同.研究发现s与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送风设备启动与关闭时,风力的滞后效应,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质量m;
(3)当F=3N时,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曾提出两种假设:①速度v与下落的高度h成正比;②速度v与下落的时间t成正比,分别对应于甲图和乙图,对于甲、乙两图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加速度不断增加B.图乙中加速度不断增加
C.图甲0~h内运动的时间是$\frac{2h}{v}$D.图乙中0~t内运动的位移是$\frac{v}{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当小灯泡发光时,其灯丝的电阻会随着发光亮度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测量出小灯泡的电流I和电压U,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I/A0.000.120.22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1)请你根据上表数据的特点,在答题卡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源(电动势为3 V);小灯泡;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2Ω);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开关和导线若干.
(2)①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图上已描出部分点);
②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随灯泡发光亮度增加而变大(填“变大”或“变小”).
(3)如果将上述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2.0Ω的电源两端,利用上面的U-I曲线可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28W,电源效率为53%(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C.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所在液体中的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未必增大
E.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较激烈,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较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是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少,两头多”的规律分布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平均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快
E.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只需要再知道油的摩尔体积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