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距地面143m高度处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12.5m/s匀减速下降,跳伞运动员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5m/s,g取10m/s,问:
(1)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跳伞运动员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结合位移之和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从而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分别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总时间.

解答 解:(1)设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frac{{v}^{2}}{2g}+\frac{{v}^{2}-v{′}^{2}}{2a}=H$,
即:$\frac{{v}^{2}}{20}+\frac{{v}^{2}-25}{25}=143$,
解得:v=40m/s.
打开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为:h=$\frac{{v}^{2}-v{′}^{2}}{2a}=\frac{1600-25}{25}m$=63m.
(2)跳伞运动员运动的总时间为:t=$\frac{v}{g}+\frac{v-v′}{a}=\frac{40}{10}+\frac{40-5}{12.5}$s=6.8s.
答:(1)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是63m;
(2)跳伞运动员运动的总时间是6.8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通过位移之和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气垫导轨可以在导轨和滑块之间形成一薄层空气膜,使滑块和导轨间的摩擦几乎为零,如图所示,让滑块从气垫导轨是某一高度下滑,滑块上的遮光片的宽度为△s,当遮光片通过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毫秒器显示遮光时间为△t,则庶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v=$\frac{△s}{△t}$
(1)关于这个平均速度,有如下讨论:
A.这个平均速度不能作为实验中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
B.理论上,遮光片宽度越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越接近瞬时速度
C.实验中所选遮光片并非越窄越好,还应考虑测量时间的精确度,遮光片太窄,时间测量精度就会降低,所测瞬时速度反而不准确
D.实验中,所选遮光片越宽越好,这样时间的测量较准,得到的瞬时速度将比较准确,这些讨论中,正确的是:BC;
(2)利用这一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桓定律.滑块和遮光片总质量记为M(kg),若测出气垫导轨总长L0、遮光片的宽度△s,气垫导轨两端到桌面的高度差h、滑块从由静止释放到经过光时门时下滑的距离L和遮光时间△t,这一过程中:滑块减少的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frac{Mghl}{{L}_{0}}$,滑块获得的动能表达式为:$\frac{1}{2}M(\frac{△s}{△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小明同学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将相应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1)他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为0.850mm.
(2)他再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阻值,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0”挡位;
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B旋钮(填图乙中的“A”或“B”),使欧姆表指针对准电阻的0刻线处(填“0刻线”或“∞刻线”);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此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下图丙所示;
④为了使金属丝的阻值读数能够再准确一些,小明将选择开关旋至电阻挡×1挡位(填“×1”或“×1k”),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⑤重新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丁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为6Ω.
(3)他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阻值,他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其中部分器材的规格为:电源E(两节干电池,3V)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10kΩ)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要求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在图戊中加两条导线将未连接完的电路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以下判定正确的是(  )
A.φa>φb>φcB.Ea>Eb>EcC.φabbcD.Ea<Eb<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
C.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frac{v}{2}$仍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  )
A.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frac{1}{2}$B.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frac{1}{2}$
C.两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D.两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匀强电场中,一带电粒子沿如图所示的曲线由a运动到b,重力不计,关于粒子带何种电荷以及该粒子在a、b两点电势能的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负电,在a点电势能大B.正电,在a点电势能大
C.负电,电势能相等D.正电,在b 点电势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连降大雪,出现了罕见的雪灾.为了安全行车,某司机在冰雪覆盖的平直公路上测试汽车的制动性能.他从车上速度表看到汽车速度v=12m/s时紧急刹车,由于车轮与冰雪公路面的摩擦,车轮在公路面上划出一道长L=48m的刹车痕后停止.求:
(1)车在冰雪公路面运动的加速度a
(2)该司机刹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 s末和6 s末
B.4 s后甲在乙后面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 s末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