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叫原子的行星模型,这是因为“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模型”之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带电粒子之间遵循库仑定律,而星体之间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两定律有相似的表达形式(即有关公式均可类比推知).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点,点电荷周围的电势为:Uk,可推出氢原子的基态能级为13.6eV.今距地球无穷远处的重力势能为零,试计算:质量为1t的卫星绕地表飞行,其总机械能为多大?再补充多少能量可使它脱离地球的引力?

(R6400km,g10m/s2)

答案:见详解
解析:

由点电荷周围电势的表达式可类比知:地球周围的“重力势”表达式为:

UG

又由点电荷电势能的表达式可类比知:地球周围物体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UpUm

卫星运行时满足m

其动能为Ekmv2

所以卫星的机械能为

EEpEk

卫星绕地表运行时,rR,且mg,

故ERgm3.2×1010J.

由电子从基态挣脱束缚需要的能量计算可以知道:要使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需添加的能量是:ΔE0E3.2×1010J.


提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上海模拟)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江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
  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a粒子的运动轨迹,在a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
  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