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通州区模拟)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第Ⅲ象限内的直线OM是电场与磁场的边界,OM与负x轴成45°角.在x<0且OM的左侧空间存在着负x方向的匀强电场E,场强大小为0.32N/C; 在y<0且OM的右侧空间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的微粒,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以v0=2×103m/s的初速度进入磁场,最终离开电磁场区域.已知微粒的电荷量q=5×10-18C,质量m=1×10-24kg,求:
(1)带电微粒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的位置坐标;
(2)带电微粒在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3)带电微粒最终离开电、磁场区域的位置坐标.
分析:(1)带电微粒从O点射入磁场,运动轨迹如图,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上的A点,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2)根据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及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即可解题;
(3)微粒从C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得基本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带电微粒从O点射入磁场,运动轨迹如图,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上的A点,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qv0B=m
v02
r

r=
mv0
qB
=4×10-3

A点位置坐标(-4×10-3m,-4×10-3m)
(2)设带电微粒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πm
qB

t=tOA+tAC=
1
4
T+
3
4
T

代入数据解得t=T=1.256×10-5
(3)微粒从C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a=
qE
m

△x=
1
2
at12=2r

△y=v0t1
代入数据解得△y=0.2m  
y=△y-2r=(0.2-2×4×10-3)m=0.012m  
离开电、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0,0.192m). 
答:(1)带电微粒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的位置坐标为(-4×10-3m,-4×10-3m);
(2)带电微粒在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为1.256×10-5s;
(3)带电微粒最终离开电、磁场区域的位置坐标为(0,0.192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再通过受力情况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熟练掌握圆周运动及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通州区模拟)如图为一滑梯的示意图,滑梯的长度AB为L=5.0m,倾角θ=37°.BC段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A由静止开始滑下,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滑行了s=2.25m后停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通州区模拟)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通州区模拟)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通州区模拟)(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
AC
AC
.plg
(2)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
vA=
0.605
0.605
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0.90
0.9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通州区模拟)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平面框架宽L=0.3m,与水平面成θ=37°角,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电阻R0=2Ω,框架其它部分的电阻不计,垂直于框架平面的方向上存在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金属杆ab长为L=0.3m,质量m=1kg,电阻r=2Ω,与框架的动摩擦因数μ=0.5,以初速度v0=10m/s向上滑行.杆ab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上端电阻R0产生的热量Q0=5J,g取10m/s2,求:
(1)上升过程中,金属杆两端点ab间最大电势差的大小;
(2)ab杆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4)上升过程中,通过ab杆的总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