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A.     B.    C.     D.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测出小车的质量;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  。

(1)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下表:

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B、C、D中的__________;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2)AC;

【解析】

试题分析:(1)让弹簧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以保证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即让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为消除阻力的影响,保证每次动能都是由弹簧做功获得的,可以将木板带有计时器的一端垫高,让小车没有弹簧的作用时做匀速运动即可.

(2)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质量越大,速度越小,所以猜想中AC选项明显不正确;根据数据作出的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质量与速度的某种关系成正比,由动能定理可知图像的横坐标应该是

考点:解答本题要明确实验的原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他将光电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某点B,用同一重物拉不同质量的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遮光板的宽度d=1.2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4.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0.30
0.30
m/s;
(2)若再用米尺测量出光电门到小车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s,则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
d2
2s(△t)2
d2
2s(△t)2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3)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M>>m
M>>m

(4)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小车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t)2与小车的质量M成正比.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日照一模)(1)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A.m∞υ
B.m∞
1
υ

C.m∞υ2
D.m∞
1
υ2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υ1,测出小车的质量m1;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υ2,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υ3、m3….

①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
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
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
;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
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

②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表: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B、C、D中的
AC
AC
;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
1
v2
1
v2

m/kg 0.10 0.20 0.30 0.40 0.50
v/(m?s-1 1.000 0.707 0.577 0.500 0..447
(2)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中的离子浓度增高,电阻率变小,水质受到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在一根均匀长度玻璃管两端分别装上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3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管内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
为测管内河水电阻供选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30kΩ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10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5Ω
电流表A2:量程150mA,内阻约10Ω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值为10Ω,额定电流足够大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值为1kΩ,额定电流足够大
电源E1:电动势15V,内阻6Ω
电源E2:电动势3V,内阻2Ω
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选用以上部分器材测出了9组数据,并在坐标系中标出,如图5所示.
①据图(2)读出玻璃管的内径d=
6.70
6.70
mm.
②实验时,所选用的电压表为
V1
V1
(填“V1”或“V2”),所选用的电流表为
A2
A2
(填“A1”或“A2”),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
(填“甲”或“乙”),所选的电源为
E1
E1
(填“E1”或“E2”).
③在答题卡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原理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他将光电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某点B,用同一重物拉不同质量的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遮光板的宽度d=1.2cm. 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4.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  m/s;

2.若再用米尺测量出光电门到小车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s,则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   ▲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3.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4.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小车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Δt)2与小车的质量M成正比.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他将光电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某点B,用同一重物拉不同质量的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遮光板的宽度d="1.2cm." 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4.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m/s;
(2)若再用米尺测量出光电门到小车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s,则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3)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4)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小车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Δt)2与小车的质量M成正比.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