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分)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常常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作已知电阻用的电阻箱,G是灵敏电流计(零刻度在中央),MN是一段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S是开关,P是滑动触头,按下P时,电流计的一端与电阻丝接通。测量电阻的步骤如下:

多用电表测Rx的大约值,在电阻箱上选取跟它接近的某一阻值R0

闭合开光S,把滑动触头放在MN的中点附近,按下P,观察电流计G的指针偏转方向;

向左或向右滑动P,直到按下PG的指针指在零刻度;

用刻度尺测量出此时MPPN的长度l1l2

重复步骤③④,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1)待测电阻的阻值Rx=?????????? (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如果滑动触头P在从MN滑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P时,流过G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均未超出G的量程)。经检测MN间的电阻丝是导通的,由此判断,可能是?????????? 断路(选填“R0“Rx);

3)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在测量时,用毫伏电压表V(零刻度在表盘的左侧)替代灵敏电流表,当滑动触头PMMN的中央滑动的过程中,为保证毫伏电压表的工作安全,毫伏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应接在?????????? 端(选填“A”“P”)。

 

 

【答案】

13分)?? 2Rx3分)?? 3P3分)

【解析】当电流计中没有电流流过时,并联电路的电压有:UR0/URx=UMP/UPN,UR0/URx=R0/Rx, UMP/UPN=l1/l2,Rx=l2R0/l1Rx断路时,P向右滑动时,R0分得电压增大,电流计示数增大。PM向中央滑动时,P点电势较高,电压表正极接在P点。

考点:本题考查电阻的测量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一段长为80cm的金属丝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金属丝的电阻约为6Ω).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1,由此可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结果为
0.935
0.935
 mm.
(2)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提供下列供选择的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4.5V,内阻很小)
B.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
C.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25Ω)
E.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0.025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最大允许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最大允许电流2A)
H.开关、导线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供选择的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
D
D
,电压表应选择
B
B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F
F
.(填字母代号,)
(3)根据上面选择的器材,完成图2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一段长为80cm的金属丝做“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
(1)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此金属丝的电阻为
6
6
Ω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0.933-0.935
0.933-0.935
mm
(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提供了下列可供悬着的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4.5V,内阻很小)
B.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
C.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5kΩ)
D.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25Ω)
E.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为0.025Ω)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Ω,最大允许电流为1A)
G.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供选择的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
B
B
,电压表应选择
D
D
.(填字母代号)
(4)根据以上的器材,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图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v2
2g
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
D
D
.(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同学按照正确操作选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重锤的质量为m=0.1kg,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计时器打到D点时,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0.190
0.190
J,动能的增加量为
0.186
0.186
J.(要求计算数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②长度的测量时存在误差;
①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②长度的测量时存在误差;
.(写出两个原因)
(4)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然后以
1
2
v2
1
2
v2
为纵轴,以
h
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5)该装置也可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依据第(2)问中选取的纸带可计得重力加速度g
9.69
9.69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图丙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
 
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精英家教网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6Ω.现先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接着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d,其刻度位置如图甲所示;再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计算出它的电阻,最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从图甲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为
 
mm.
②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电阻丝以及电键K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为0.125Ω;
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为0.025Ω;
电压表V1:量程0~3.0V,内阻为3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为15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应选用的电压表是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③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④写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的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