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象,请分晰原因
A
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B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C
没有满足M>>m的实验条件.
没有满足M>>m的实验条件.

分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平衡摩擦力,不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小车受到的合力小于小桶的重力,a-F图象不过原点,在F轴上有截距.
在小车质量远大于小桶及砝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小桶与砝码的重力,如果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小桶与砝码的质量,小车受到的合力明显小于小桶与砝码的重力,如果仍然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小桶与砝码的重力,则加速度与力不成正比,a-F图象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
解答:解:
A、由图知,F=0时,a>0,说明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在没有拉力时小车能加速下滑.
B、a-F图象不过原点,a=0时,F>0,这是由于实验时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造成的.
C、图线上部弯曲,即当拉力较大时加速度与小桶及砝码重力不成正比,这是由于没有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小桶及钩码质量m造成的.
故答案为:
A、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倾角过大;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C、没有满足M>>m的实验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实验的注意事项,关键要理解并掌握实验必须控制的条件,知道如何平衡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①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如图1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
23.22
23.22
 mm.
②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共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0.86
0.86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s4+s5+s6)-(s1+s2+s3)
9T2
(s4+s5+s6)-(s1+s2+s3)
9T2
,加速度的大小是
0.64
0.64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以下实验器材中的
DE
DE

A.秒表   B.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毫米刻度尺    E.低压交流电源
(2)探究小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先用垫木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挂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适量的砂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力,相应地测出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其中一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2所示.图中A、B、C、D、E、F、G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
0.587
0.587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为方便对比,两个同学画图时横、纵轴坐标的标度都是一样的,各自得到了a~F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
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他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0.1
s.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
1.2
1.2
 m/s2,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C=
0.46
0.4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及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中画出了几个计数点,还标出了一些计数点间的距离,则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为
 
m/s.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