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三盏交通信号灯L1、L2和L3,L1与L2,L2与L3各相距400m。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20s,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40s,信号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匀速向前行驶,设汽车到达距L1 200米处时为t=0时刻,且已知汽车的速度大于3m/s,则汽车能不停顿地依次通过三盏信号灯的最小速度是_________m/s,最大速度是________m/s。
12.5   15

试题分析:红灯持续时间是40s。三盏灯没有任何时候的同时绿灯的,所以车速不可能是无限大,所以最快的情况下,车通过L3时的绿灯是通过L1时的绿灯的下一次绿灯。从L3刚变成绿灯到通过L1时的时间间隔是80s,这样的速度是1000/80=12.5m/s。
依题意 其中m、n都是非负整数。要使得v有解,又要使得通过三灯的时间小于等于150s.解不等式,再取允许的v的最小值,即最大速度为15m/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题意的到信息,并结合数理不等式求出满足题意的速度条件。本题难度很大,题意很难读懂,因此很难建立等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一)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1.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______基本相等,______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二)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更为有利的是______
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三)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______(用H、h表示).
(四)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E.比较力F′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
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②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
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①中是______
②中是______
③中是______
(2)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如图7所示.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
A.钉子A、B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
B.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C.测量细绳的长度
D.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E.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②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一足够长的斜面,最高点为O点,有一长为l=1.00 m的木条AB,A端在斜面上,B端伸出斜面外。斜面与木条间的摩擦力足够大,以致木条不会在斜面上滑动。在木条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2.00 kg的重物(可视为质点),B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0.50 kg的重物。若要使木条不脱离斜面,在下列两种情况下,OA的长度各需满足什么条件?

①木条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②木条质量为m′=0.50 kg,分布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离竖直墙面很远处有一重物G,在跨过定滑轮的绳的牵引下做匀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小,绳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B.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大,绳的拉力变小
C.物体所受摩擦力、支持力变小,绳的拉力变大
D.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支持力不变,绳的拉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棒,可绕上端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今在棒的下端用水平力F拉,使棒缓慢转动,直至转到水平方向为止,则拉力F和它的力矩M的变化情况:
 
A.都增大B.都减小
C.F增大,M减小D.F减小,M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半径为R、质量为M1的均匀圆球与一质量为M2的重物分别用细绳AD和ACE悬挂于同一点A,并处于平衡,如图1-73(原图1-70)所示.已知悬点A到球心O的距离为L,不考虑绳的质量和绳与球的摩擦,试求悬挂圆球的绳AD与竖直方向AB的夹角θ.(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表明强弩的惯性减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适当的控制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这是为了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