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山东)(1)历史中在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11H轰击静止的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24He.(1MeV=1.6×-13J)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
11H+37X→24He+24He或11H+37Li→24He+24He
11H+37X→24He+24He或11H+37Li→24He+24He

②质量亏损为
3.1×10-29
3.1×10-29
kg.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B=mc=2m,mA=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 (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分析:(1)由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求得未知元素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利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求出释放的能量.
(2)涉及到三个状态,AB一起运动、AB分开的瞬间、BC粘在一起,分析这三个状态下的物理量,列式求解.
解答:解:
(1)11H+37X→24He+24He或11H+37Li→24He+24He,
由质能方程得:△m=
E
C2
=3.1×10-29Kg

(2)设共同速度为v,球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v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mB)v0=mAv+mBvB…①
                 mBvB=(mB+mC)…②
联立这两式得B和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
9
5
v0
点评: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反应过程中,会有质量减少的现象,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本题考察了动量守恒定律,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定注意状态的变化和状态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如图甲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接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
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电压U的大小.
(2)求
12
t0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何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求此最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为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终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山东)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次排放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求:
(1)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