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正离子源发射出正离子经加速电压后,进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电场和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发现离子向上偏转,要使离子沿直线通过混合场,需要(  )
A.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磁感应强度BB.增大电场强度E,减小加速电压U
C.适当增大加速电压UD.适当增大电场强度E

分析 加速电场中,根据eU=$\frac{1}{2}$mv2可得v=$\sqrt{\frac{2eU}{m}}$;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Eq=qvB.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正离子向上极板偏转的原因是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为了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么增大洛伦兹力,要么减小电场力.

解答 解:要使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满足条件:Eq=qvB.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正离子向上极板偏转的原因是电场力大于洛伦兹力,所以为了使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要么增大洛伦兹力,要么减小电场力.
A、增大电场强度E,即可以增大电场力,减小磁感强度B,即减小洛伦兹力,不满足要求.故A错误.
B、减小加速电压U,则洛伦兹力减小,而增大电场强度E,则电场力增大,不满足要求,故B错误.
C、加速电场中,根据eU=$\frac{1}{2}$mv2可得v=$\sqrt{\frac{2eU}{m}}$;适当地增大加速电压U,从而增大洛伦兹力,故C正确.
D、根据适当增大电场强度E,从而增大电场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中物体的运动分成两个阶段: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在复合场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在解题时要注意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两灯变亮,c灯变暗
B.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C.电源的效率增大
D.b灯中电流变化值大于c灯中电流变化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两车间距离d为25m
B.t=15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C.在5 s~15 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D.在10 s~15 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水平杆OA质量不计,保持水平方向,杆的左端A穿过一个水平轴,绳OB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O点悬挂的重物为100N,求:杆OA和绳OB所受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为测定某柱形电子元件的电阻率,先做如下测量: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它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d=0.800mm;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它的长度,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L=0.555cm.

(2)用多用表粗测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后,应先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之后多用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测得该元件电阻为150Ω.
(3)为了精确测得上述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10Ω)
B.电流表A2 (量程200mA、内阻r2约为2Ω)
C.定值电阻R0=30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E.电源E(电动势约为4V)
F.开关S、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N处的电流表应选用B(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开关S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 (选填“a”或者“b”).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frac{{{I_N}-{I_M}}}{I_M}{R_0}-r_1^{\;}$.(用题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的△ABC平面平行电场方向,P点为AB的中点,Q点为BC的中点,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功WAP=1.6×10-8J;将该粒子从A点移动到Q点,电场力做功WAQ=1.6×10-8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AC为等势线
B.点P的电势高于点A的电势
C.电场强度方向与PQ平行
D.若将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CB=-3.2×10-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半径为R的绝缘环上,均匀地分布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上有一点P,它与圆心O的距离OP=L.设静电力常量为k,关于P点的场强E,你可能没有学过,但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判断下列四个表达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E=$\frac{kQ}{{R}^{2}+{L}^{2}}$B.E=$\frac{kQL}{{R}^{2}+{L}^{2}}$C.E=$\frac{kQR}{\sqrt{({R}^{2}+{L}^{2})^{3}}}$D.E=$\frac{kQL}{\sqrt{({R}^{2}+{L}^{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先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 (如图所示)、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frac{2s}{{t}^{2}}$;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frac{mgh}{s}$;
④改变斜面的高度h,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frac{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其中合理的意见是C.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R=0.8Ω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5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2V,则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